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珠控股员工增持计划 最后仅5人履行

2016年04月05日 07:06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孙嘉夏

  中珠控股(600568.SH)大股东中珠集团试图激励员工增持自家上市公司股票的计划,如今似已陷入几乎无人响应的境地——原计划中激励对象上限400人,最终仅有包括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许德来在内的5人选择增持期限后继续持股。

  对增持计划遇冷的原因,中珠集团做出了相应解释。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调查发现,中珠集团提供的亏损兜底补偿承诺中藏有玄机:如员工所持股票亏损而选择卖出后,股价却在“20个交易日内”回升至高于其成本价一定比例时,公司将不会为其兜底补偿——此时员工的亏损将自行承担。也就是说,亏损员工要想保底,不得不“希望”自家公司股票在其卖出后,最好还会继续下跌。

  ●计划上限15亿 实际增持2800万

  中珠集团所推行的激励计划,出台于今年1月份资本市场又一次非理性波动期间。

  当时,中珠控股股价从2015年12月28日收盘价23.74元起一路连续下跌,至2016年1月22日,报收于14.43元。

  1月23日,中珠控股公告称接到第一大股东中珠集团通知:“基于对中国经济、中国资本市场的美好愿景和对公司未来发展及持续盈利能力的信心,在确保公司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倡导公司与个人共同持续发展的理念,使核心员工也能共同分享公司持续成长带来的收益,从而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中珠集团为此拟定了激励核心员工增持中珠控股股票的计划。

  计划中拟激励对象包括中珠集团及其下属控股子公司(含中珠控股及下属控股子公司)的董监高、部门负责人、主管、中级职称人员及核心员工,总人数不超过400人。

  中珠集团称,在坚持自愿、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将激励核心员工积极增持中珠控股股票,增持期限为2016年1月25日至3月25日,增持总规模不超过15亿元。中珠集团还特意为员工增持金额设置了个人上限标准,如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级别增持金额上限为4000万元/人;副总裁、副总经理级别为2500万元/人。

  而与此前大多数鼓励员工增持自家股票的情况类似,中珠集团也提出了权益分配及兜底补偿措施,比如“被列入增持计划的全部人员依规增持中珠控股股票所获得的全部收益归其所有,相关所有税费也由其承担”;“自增持计划结束之日起连续持有12个月后如账面价值低于其购买成本”,在按规定申请并核准后可择机卖出,“卖出的账面亏损部分由中珠集团兜底进行补足,且中珠集团按其购买成本提供10%的补偿”。

  而连续持有24个月之后,中珠集团提供的补偿比例也相应上升到25%。

  但在3月25日的增持期限结束后,仅5人选择继续持股,其中一人还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许德来,且除许德来外,5人中无一人是中珠集团和中珠控股的董监高人员。

  3月30日,中珠控股公告称,该5人总计持有中珠控股股份192.96万股,增持金额总计约2800万元。其中仅许德来一人即增持了171.18万股,也就是说其余4人仅买入了21.78万股。

  ●记者调查:并非绝对为员工兜底

  这种与预计差距巨大的情形,是怎么产生的?

  中珠集团解释称,此次增持金额与当初增持上限出现差距的原因在于“提出激励员工增持股票计划是在中珠集团办公会议后临时出台的激励措施,未对增持计划拟参与人员和增持金额进行摸底调查”;同时,该“计划是在‘坚持自愿、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中珠集团仅为参与者的投资行为提供一种保证责任,对被激励计划对象是否参与本激励计划不构成强制性的约束”。

  其次,“参与激励计划的其他员工,因在2016年1月25日至2016年3月25日期间,公司股价区间涨幅达到12.40%,区间振幅达到35.69%,均已超过中珠集团的兜底补偿区间,因而在截止时间前选择自由卖出股票,获利了结”。看来,似乎有部分员工“无视”了中珠集团鼓励持股12个月、24个月的计划,将此次购股做成了短线行为。

  此外,中珠集团还给出了一条解释:“中珠集团和中珠控股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中珠集团董事许德来先生除外)因对相关限制性规定的担心,选择放弃参与本次中珠集团激励增持公司股票的计划”。其中“对相关限制性规定的担心”颇耐人寻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该计划中涉及兜底补偿措施一节时发现,根据中珠集团规定:员工持股满一定时间后,如发生账面价值低于买入成本的情况,需先向上市公司董秘处提出书面告知并核准后,方可将该部分股票卖出,而董秘处接到上述书面告知并核准后20个交易日内,“若中珠控股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高于其购买成本一定比例的(增持计划结束之日起连续持有12个月后,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达到其购买成本的110%以上;增持计划结束之日起连续持有24个月后,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达到其购买成本的125%以上)相关损益应由其个人承担”。

  这也意味着,极端情况下,员工在持有中珠控股12个月或24个月后选择卖出股票并产生亏损时,甚至还得“希望”自家公司股票最好继续下跌,否则亏损将无法获得补偿。

  就此规定是否多数员工参与计划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3月30日就上述情况致电中珠控股董秘办公室,但至截稿时,尚未收到明确回复。

  如今,在增持计划应者寥寥之下,中珠控股又已开始谋划新的员工持股计划。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