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资行H股IPO持续遇冷

2016年04月04日 07:1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付碧莲

  内地银行急需补充资本金、满足相应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但目前A股IPO短期内难以满足它们的需求,发债又要背负较沉重的利息压力,因此发行H股适度补充资本金是一个权宜之计。但由于内地经济持续疲软、不良率有上升势头,因此,投资者对于内地银行股票的需求明显降低,导致配发结果不如预期。

  IPO对于致力于上市的各家企业而言,可以说是有着里程碑意义的。而从银行业来说,有一种分法就是上市银行与非上市银行。近两年来,随着中国境内对新股发行的口子不断收紧,多家孜孜以求上市的城商行、股份制银行等开始转战香港股市。

  然而,从近来多家城商行的H股IPO表现来看,显然这些银行股并不太受市场待见。上市首日即破发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如今城商行IPO连足额认购都难以完成。何以中资城商行在H股的IPO会持续遇冷?

  城商行港股IPO不受待见

  3月30日,浙商银行和天津银行在H股同日挂牌上市,然而两家银行的上市表现均不佳。尽管当日港股大涨逾2%,但是两家银行依旧在盘中出现破发。截至收盘,天津银行收报7.39港元,与发行价持平,盘中一度下跌1%;浙商银行收报3.96港元,也与发行价持平,盘中也一度破发。

  对于两家银行的破发,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与A股几乎“逢新必爆炒”不同的是,港股新股破发并不少见,这是因为港股的定价更为市场化,估值更贴近二级市场,且投资者也更为理性。两家银行破发并不奇怪,从其招股未获足额认购已可见一斑。

  东亚证券研报称,天津银行的估值(新股定价为1.01-1.26倍市账率)远高于四大国有银行的0.64-0.74倍2015年预测市账率;另一方面,H股上市的城商行2015年预测市账率亦只在0.61-1.35倍之间。因此,天津银行的定价偏高。

  “天津银行的业务在同业间未算突出,其2015年的股本回报率为15.9%,低于行业平均数的17.1%。考虑到其较昂贵的估值及其业务欠缺独特性,投资者可能对天津银行并不感兴趣。”东亚证券在报告中投资建议一项为“不吸引”。

  不仅在港上市首日表现不理想,两家银行此前在港的公开招股同样遇到了来自市场的寒流。天津银行于3月15日-17日公开招股,预计全球发售9.955亿H股,招股价范围为7.37-9.58港元,募资最多95.4亿港元。但是其公开招股情况并不乐观,天津银行公布的招股结果显示,其在港IPO未获足额认购,只获得7.76%的认购,而国际配售也仅获得小幅超额认购,最终以近招股价下限7.39元定价。浙商银行计划通过IPO发行33亿股,发行价区间为3.92至4.12港元,最终定价为3.96港元。浙商银行同样未获足额认购,仅获得0.56倍认购。

  而浙商银行和天津银行IPO在香港资本市场遇冷,并非个案。2015年12月份在香港IPO的青岛银行,香港公开发售部分仅获得0.36倍认购,锦州银行则仅获得4%的认购。4个月内,4家银行在香港资本市场均遭受冷落,创下中资银行在香港IPO平均认购比例的新低。

  可以说,国际资本看空中资银行尤其中小银行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首都国际合作伙伴的首席执行官Ronald Wan称:“市场反应并不强烈,很多投资者采取观望态度,在目前阶段上市公司产品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Kingston Securities Executive 主管Dickie Wong称:“香港已经有太多中国的银行股了,即使这些新股以十分低廉的价格发行,有非常可观的价格收益,它们看起来也并不吸引人,这些股票的确很便宜,但是要明白一点,现在的港交所每只股票都很便宜,尤其是商业银行股。”

  银行业前景难乐观

  显然,香港市场投资者传递的信号很明显,那就是国内银行股尤其是中小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并不高。“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中资银行的盈利水平已经较之前几年大打折扣,靠吃利差闭着眼睛都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中资银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截至3月的最后一天,五大国有银行的2015年年报悉数亮相。然而,五大行如今比的是谁比谁更惨,而非谁比谁更牛。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年报显示,2015年他们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是0.5%、0.7%、0.74%、0.28%和1.03%。如果往前推到两年以前,国有大行们还坐拥两位数的净利润增长。从2013年的两位数、2014年的6%左右,到去年的不到1%,加上经济大环境的趋紧,可以想见到今年的银行业绩更加不容乐观。

  年报显示,去年中国银行的净息差由2014年的2.25%收窄到了2.12%,其他几家也是不同程度有所收窄。息差小意味着利息收入更少,所以净息差恐怕还会降。

  国有大型银行尚且日子过得紧巴巴,中小型银行面临的压力更是可见一斑。尽管,根据浙商银行此前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该行实现净利润人民币56.37亿元,同比增长26.8%,高于所有已上市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期增幅以及中国所有商业银行的同期总体增长水平;同期天津银行的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8.4%。但是,市场对整个银行业的预期则是在不断地下降。

  “不良资产的增加以及后续的处置是当前整个国内银行业面临的首要挑战。尽管,监管层已经开始在想办法解决,但是股转债的方式究竟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尚且是未知数。”一位中资银行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中国银监会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从2011年三季度以来逐季度上升。从2011年9月底的4078亿上升到2015年低的12744亿,5年内增加8666亿,连续18个季度上升。不良率则从2012年一季度的0.94%上升到2015年底的1.67%,连续16个季度上升或者持平。

  而浙商银行和天津银行尽管不良率的绝对值并不高,但上升的趋势令人不安。浙商银行招股书显示,其不良贷款率近三年多持续上升,2012年底至2015年三季度末,不良率分别为0.46%、0.64%、0.88%和1.22%。2015年三季度末的不良率是2012年底的2.65倍,即便与2014年底相比,也上升近四成。天津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现出类似的上升趋势,2015年三季度末不良率为1.49%,较上年同期上升接近四成。

  基石投资者成“护身符”

  其实,对于浙商银行以及天津银行来说,对于在港股IPO遭市场遇冷是之前就能预计得到的。为了顺利完成IPO,基石投资者自然就成了这两家银行不得不抓住的“救命稻草”。

  据悉,天津银行基石投资者多达7家,认购股份数量为5.13亿股,占发行股份的51.51%。有消息称,天津银行在簿记首日获得了香港富豪李成煌家族、香港最大上市非银金融机构新鸿基公司的认购。

  另据天津银行招股文件显示,除中船租赁旗下的Fortune Eris认购2.7亿美元H股外,华达有限公司将认购1亿美元H股,天物投资有限公司和天房津城分别认购5000万美元H股,瑞蚨祥投资有限公司、泰达香港以及汇鼎控股有限公司分别认购3000万美元H股。

  浙商银行方面则引入5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76亿港元,按该行中间价4.02港元/股计算,合计持股比例高达57.61%。其中,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申购10亿股,绍兴领雁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申购2.5亿股,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香港)申购3000万美元,兖州煤业旗下兖煤国际申购4亿股,申万宏源申购1亿美元。

  所谓基石投资者,是港股制度的一个规定。即在IPO时候,单个或者某几个投资者提前和发行人签订认购协议,以IPO价格(无论最后项目定价在什么价位,签订协议时是未知的)认购一定数量的股票。

  “显然,引进基石投资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能确保IPO的发行,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其他投资者的认购。”不过,奚君羊也指出,一家银行IPO基石投资者过多自然也会有负面影响,“按照联交所规定,基石投资者有6个月锁定期,在锁定期中止前不可出售所持股票。这样就大大限制了股票的流通性,有大单交易,就可能引发股票的大涨大跌,不利于股价稳定。”

  而由于银行股在香港那个市场越来越不受“待见”,为确保IPO成功,现在城商行IPO引入的基石投资者越来越多,去年青岛银行在香港IPO时基石投资者的认购比例达到了70%。

  “对银行来说,现在IPO越来越难,引入过多的基石投资者对股价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对股票流通性的限制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当前对经营难度越来越大的银行而言,融资需求是首位的。因此,承担一些风险,也要实现IPO。”上述银行业人士进而指出,“而对于那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基石投资者而言,能持有较多的银行股份,往往也是实现其战略目标的一种方式,尽管基石投资者同样承担着风险。”

  作为浙商银行基石投资者的申万宏源表示,在公司战略推进过程中,考虑到银行在客户分布、业务种类和风险偏好等方面与公司及所属证券子公司——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形成互补关系,因此将银行作为多元金融布局的重要切入点。兖州煤业则指出,认购浙商银行将有利于促进公司产融财团快速发展,扩大公司在金融领域的投资力度,并有利于拓宽公司增盈渠道。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