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高现金价值产品”更名为“中短存续期产品”

让保险回归保障本质
2016年03月18日 20: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8日讯(记者 姚进)监管层防范风险再“出招儿”。近日,中国保监会启动了中短存续期产品相关监管政策的修订,并于3月18日对外发布了《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规范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健康发展,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据了解,《通知》于2016年3月21日起正式实施。

  叫停1年期以下产品

  所谓中短存续期产品,是指前4个保单年度中任一保单年度末保单现金价值(账户价值)与累计生存保险金之和超过累计所缴保费,且预期该产品60%以上的保单存续时间不满5年的人身保险产品。该类产品原来叫高现金价值产品,由于原定义的范围相对较窄,同时不能准确反映此类产品的主要风险点,容易造成错误解读,故修改为“中短存续期产品”,并将实际存续期间由不满3年扩大至不满5年,引导行业调整业务结构,发展长期业务。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财富管理需求的快速增长,兼具保险保障和理财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受到欢迎。中短存续期产品顺应需求,并具有收益稳定、透明度高、销售误导少等特点,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表示,但由于各保险公司发展策略有所不同,经营管理水平也存在差异,个别公司面临资产负债不匹配、现金流不足的风险隐患。

  为此,保监会要求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管控的基准与投入资本和净资产挂钩。即,要求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应控制在公司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的2倍以内,切实防范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另外,存续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应立即停售。

  袁序成表示,该《通知》的发布,将有利于人身保险公司不断调整和优化业务结构,进一步发展风险保障类产品,理性发展中短存续期产品,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有利于人身保险公司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加强资本规划和管理,促进全行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人身保险业为资本市场、实体经济以及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管控不搞“急刹车”

  根据《通知》,不同存续期限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销售有不同要求。除了存续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立即停售外,存续期限在1年以上且不满3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销售规模在3年内按照总体限额的90%、70%、50%逐年缩减,3年后控制在总体限额的50%以内,强化了对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控。

  同时,对2015年度中短存续期产品保费收入高于当年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2倍的保险公司,自2016年1月1月起给予5年的过渡期。对于在《通知》实施之日时中短存续期产品销售规模已经超过限额的保险公司,可以宽限其在3个月内通过增资等方式,确保其中短存续期产品的保费规模重新满足限额要求。

  管控不搞“急刹车”。袁序成说,保险业本身是管理风险的行业,如果没有风险意识的话就很危险。“为防止部分中短存续期产品占比较高的公司可能产生的流动性风险,《通知》同时采取了部分缓冲措施。通过缓冲措施,可以给部分中短存续期产品占比较高保险公司提供结构调整的时间,切实防范流动性风险。”

  强调资产负债相匹配

  从人身保险业总体情况看,2015年全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流入8539亿元,年末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96%,中短存续期产品风险总体可控。不过,由于各公司发展策略的不同,经营管理水平的差异,个别公司在发展中短存续期产品时较为激进,存在以下潜在风险:一是资产负债不匹配风险。在银保渠道或互联网渠道,个别中小公司投资于中长期资产博取高收益,而销售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实际存续期限只有1或2年,存在“短钱长投”风险隐患。二是现金流不足风险。当资本市场不景气时,部分中短存续期产品收益可能低于同期定期存款或理财产品,对客户吸引力下降,一方面新单保费收入可能下降,另一方面存量业务退保可能上升,容易给公司带来现金流不足风险。

  “其实中短存续期产品本质上还是保险产品,投资理财是为了更好服务和支持保险保障的提升。”袁序成表示,保险的核心还是姓“保”,保险公司销售的产品要跟银行的存款有所区别。

  披露显示,2015年有57家保险公司出售中短存续期产品,累计规模保费在6500亿元左右,占人身险总体规模保费的27%。3年后,这一数字要控制在20%左右,也就是说规模保费要控制在5500亿元以内。

  “我们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关注资产负债匹配的问题。近两年保险业的快速发展确实出现了一些资产负债的错配问题,所以行业要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更多关注负债端,通过资产端来支持和服务于负债端的发展。”袁序成说,未来还要做出一些调整,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作为监管部门,更要做好资产负债方面的风险监测,做到早预防,防止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