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琪
在今年两会代表对互联网金融的发言中,多位代表都强调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重要性,但更认识到用传统金融的监管手段,很难适应现代金融机构种类多、交易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等目前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因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徐晓兰等一批代表都强调监管应该反思或调整监管方式和监管理念。
对此,挖财总裁顾晨炜从监管体系和监管手段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在监管体系上更强调全方位管理,去年底出台的新政策已经明确监管主体,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监管上各司其职。在浙江、上海、山东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发达的地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先行一步,出台地方性监管条例。地方智慧先行先试,成为当前金融监管的一个特色。
在监管手段上,大数据在金融产品的透明可追溯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顾晨炜以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例,介绍互联网化的大数据技术能做到跟踪结构化金融产品的底层资产,加强其透明度和波动反馈。2008年发生在美国、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是因为创新过快,一些金融产品已经脱离了金融的本质,缺乏对资本充足性以及杠杆比例的把握,此时监管又跟不上,各种因素迭加酿成金融危机。而如今互联网技术带给金融业的变化是数字化确权、数字化溯源都变得更容易实现,互联网让金融产品更精准,也更透明,透过互联网用户和监管部门都可以直接追溯到金融产品的本源。
顾晨炜建议,顺应大数据、云计算和电子货币等新技术带给金融业的重大变化,监管机构应加大互联网思维在监管框架中的探索,中国一定会建成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体系,经历了规范整治之后的中国互联网金融也将冬去春来,在“十三五”期间取得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