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大喜大悲又一年

2016年03月07日 08:17    来源: 中国基金报    

  短短一年,私募行业经历了身份确认、急速扩张的大喜,也经历过几次股灾中难熬的损失,让我们回顾一下私募这一年。

  规模增长管理压力陡增

  证券私募公司及产品数量均出现大爆发。从基金业协会备案数据可以发现,2015年1月私募管理基金数量仅为8846只,到了今年1月,累计数量已经高达2.55万只,增长了1.9倍;其中证券类私募基金数量由4383只暴涨到1.55万只,增长了2.5倍。

  好买基金数据显示,2015年私募基金成立了近2.52万只,其中4~6月份达到最高峰,分别为4028只、3689只和4165只。但后面随着指数暴跌,私募基金数量大减,最低点是10月份仅为868只;年初市场一再巨震,到了2016年2月份,新成立产品仅249只。

  股灾成了行业的分水岭,凭借市场名气和江湖威望,一些私募乘势扩张规模,以“公奔私”的机构为典型;股灾后,一批躲过大跌、风控水平较高的私募,以股灾的业绩说话,逆势发新品;还有些机构,原来只是中等规模私募,一轮牛熊后,悄然间一跃成为行业的一线私募。

  百亿标杆面临考验

  过去一年,私募行业的公司数量和资产管理规模都增长迅速,从基金业协会数据可以看到,2015年1月私募管理人数量仅为6974家,到今年1月已经达到2.58万家,增长了2.7倍;同时私募总体的管理规模也从2.11万亿元增长到5.34万亿元,增长了1.5倍,其中证券私募的管理规模从8506亿元增长到1.8万亿元,增长了1.2倍。

  一轮牛熊过后,行业内部的分化更加严重,有真正投资水平的私募迅速崛起,管理能力弱的私募,则在被市场逐步淘汰。

  百亿级别的私募一直是行业的一个标杆。格上理财统计,2014年底百亿私募仅7家,2015年底达到21家,比如北京的淡水泉投资、和聚投资、星石投资,上海的重阳投资、朱雀投资、鼎锋资产,还有深圳的展博投资。这些私募有的原来就是老牌私募、行业巨擘,有的则是靠去年一年迈上新的台阶,成为行业新生巨头。有私募告诉记者,百亿规模意味着新的考验,未来他们需要在规模和业绩之间寻找突破点,有可能回归平淡,也有可能做成基业。

  投资策略日趋多元化

  不到一年,A股已经历3次重创,投资者经过血泪的教训,风险偏好和投资理念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就私募基金的策略而言,多样化特征愈发明显,单一股票策略盛极而衰,抗跌成绩单优异的多策略和组合基金等产品数量激增。

  受益于牛市,去年产品发行火爆超越历史。根据好买基金的统计,九大策略产品去年发行数量几乎都呈现上涨趋势。其中增幅最为明显的是多策略产品和FOF产品,分别从2014年的83只和100只,升至500只和412只。股票策略虽然发行数量也翻了一倍之多,但在所有产品中的占比明显下降。

  另外,宏观对冲策略的增长速度较为明显,不过在各大策略里占比仍然靠后。某机构人士表示,宏观对冲策略将投资视角扩充至涵盖股票、股指期货、商品期货、期权、债券等多类投资品种,以宏观视角把握大类资产投资机遇,这对基金经理及投研团队视角的广度和深度均要求严苛。同时受制于国内外汇、利率等金融衍生品品种稀少,该策略发展缓慢。

  而最落寞当属于市场中性策略,过去的一年中,市场中性策略的大起大落堪比A股。在市场疯狂之时,其较低的收益率乏人问津,而当避险情绪升温之时,中性策略本可大展身手,无奈股指期货一纸限令也给中性策略的发展壮大套上了紧箍咒。

  从业人员平均数量减少

  随着私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私募从业人员的队伍也逐渐壮大。不过,区别于私募登记管理人数量的稳步上升,私募从业人员在去年12月迎来一个较大的拐点。虽然1月份从业人员有所回升,但随着行业监管的从严,小私募人员流失现象或会加剧。

  根据中基协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1月底,私募基金从业人员共有38.99万人,相比去年同期的12.44万人,增幅达213%。不过,相较于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从6974到25841家,增幅达271%,稍逊一筹。对比年初与年末的数据,私募基金公司的平均从业人员数量从年初的17.84人下降到了年末的15.09人,减少了将近3个人。据了解,有些小私募公司登记时就只有3个人,而这恰好是公司登记的最低要求。如果要统计具有基金从业资格的人,预计数量还会减少很多。

  就单月情况来看,私募登记管理人数量稳步上升,而私募从业人员数量在12月份出现回落,较11月份的高点减少了5万多人。“空壳”、“跑路”公司时有出现,机构失联屡被曝光,一些机构里原本“公奔私”的人员甚至出现回流。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行业监管日趋完善,专业度欠佳的机构和从业人员可能面临进一步淘汰。

  近两年各类投资策略私募产品数量

  


(责任编辑: 李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