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吴林静
带着一份《关于建立新型农业普惠金融体系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来到2016全国两会。乍一看,乳制品企业和金融体系建设似乎关联度不大,其实,这已经是潘刚3年来第二次提交这方面的提案了。
去年潘刚提出“推动产业链普惠金融发展”,今年则进一步提议“建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提法升级背后,是我国普惠金融的切实发展,国务院出台了普惠金融的五年规划,中央一号文件亦提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
伊利集团身处的乳业,普惠金融的建设更是迫在眉睫。目前,我国乳业是“加工的巨人,养殖的矮子”,乳业上游养殖业面临“融资难、利息高”,2014年起伊利集团开始实施产业链普惠金融,财报显示,仅去年上半年,伊利股份的产业链金融累计支持了167户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办理融资近2.3亿元。
再提普惠金融,潘刚希望借助“两会”契机,让普惠金融为更多的产业服务。潘刚表示,不仅要鼓励龙头企业设立普惠金融机构支持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和农户发展,还需要政府、龙头企业和金融机构联合创新,“协力打造更具特色的农业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连续三年关注农村普惠金融
继去年两会提出《关于推动产业链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后,今年两会上,潘刚再次提出了《关于建立新型农业普惠金融体系的提案》。
发展农业普惠金融,就是让农户,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仅乳业而言,不光是中小养殖企业,上游养殖乳企同样面临“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有些奶牛养殖户需要饲料甚至得卖牛来回笼资金。“农户、小微企业因为授信额度不足、过分依赖抵押和担保,难以扩大生产。”潘刚道出了背后原因,“归根结底是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不具备针对产业链小微企业进行评估的动力和能力,导致信用评价困难。”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5%的小微企业未曾从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
为此,潘刚在去年的“两会”上就建议,发挥龙头企业支持产业链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鼓励龙头企业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或小贷公司等普惠金融机构,专业、定向支持自身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和农户。
潘刚提出,探索一条核心企业通过发展普惠金融、产融结合,来带动整个产业链伙伴协同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在2016全国两会上,潘刚则进一步建议,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需要联合创新,协力打造出更具特色的农业普惠金融服务模式。银政企联手,既有大商业银行这样的“大象”,又有产业链普惠金融这样的“小微动物”,多元化金融生态系统服务产业链的发展。
从“推动发展”到“建立体系”,潘刚的提案反映着也推动着农村普惠金融的升级。
回顾过去一年,我国的普惠金融有了切实进展:银监会在监管架构改革中专设银行业普惠金融工作部;“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务院还发布了推进普惠金融的五年规划。“中央非常重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潘刚对此表示。
建议政府支撑、企业牵头
身为乳业龙头企业,伊利股份是普惠金融的先行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就已开始实施产业链普惠金融,这也成为潘刚提出的农村普惠金融提案的实践依据。
去年,“伊利集团产业链金融中心”成立,从组织架构落实规划,让金融支持普惠到更多的产业链合作伙伴;又出资3亿设立惠商商业保理有限公司,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解决了合作伙伴的资金问题。
“产业链金融”生态圈战略的稳步推进,伊利股份取得良好效果。2015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产业链金融累计支持了167户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办理融资近2.3亿元,户均放款约138万元。据悉,由其主导的平均融资成本比社会平均成本低40%左右。
“在具体的实践和调研中,我们感到,农业普惠金融作为一个旨在帮助农村人口脱困、助燃农村经济引擎的系统大工程,需要进一步创新。”潘刚表示,创新发展理念不仅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具体破解思路,而且为农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产业契机。
首先要建立一个创新的体系。潘刚建议,通过打通产学研障碍、推动“互联网+农业”、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构建开放式的农业创新体系。
具体到农业普惠金融要如何创新,潘刚提出需市场逻辑、国家逻辑两不误。由龙头企业牵头,激发出农业细分产业的“造血功能”;同时,由政府发挥支撑作用,对农业普惠金融创新予以更多的政策支持。
随着“互联网+”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技术与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更多突破性的创新能力。在伊利的实践中,已把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的交易、结算、数据服务迁移到互联网上,使产业链数据、交易在各协作主体之间以最低的成本在线流动和交换。
作为龙头企业,伊利的“大哥”姿态不仅体现在设立普惠金融服务产业发展上,记者注意到,潘刚还提交了一份《关于提升农村地区儿童安全教育工作的提案》。
据介绍,伊利集团从2012年开始,持续实施“伊利方舟”儿童安全公益项目,四年来已在全国25个省份举办了70多场儿童安全教育活动。
长达4年的组织、考察、调研,针对农村地区儿童安全教育缺失、有效监护不足等问题,潘刚形成提案,给出了用法规明晰儿童安全工作的权责,推动农村地区学校敢于开展安全教育;推进建设基层儿童保护网络,发挥村社在儿童安全治理中的作用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