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票房背后的资本游戏

2016年02月22日 07:31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史燕君 刘媛媛

  

  分析人士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投资影视行业,主要是由于当前影视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具有较好成长性,在经济低迷的市场环境下,是较佳的投资领域。

  有“星爷”(周星驰)的地方,就有票房保证;有票房保证的电影,就会得到消费者的追捧;有消费者追捧的电影,那么,就有资本来“分羹”。

  “公司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1号——上市公司从事广播电影电视业务》第六条规定,发布此公告。”日前,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下称“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其作为出品方的影片《美人鱼》于2月8日零时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4日12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6.5天,票房成绩已超人民币16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略有误差),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

  光线传媒还公告称,“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票房收入以中国大陆地区各地电影院线正式确认的结算单为准,公司就该影片取得的财务收入将按照票房收入分账比例以及公司与其他合作方签署的相关协议的约定进行计算。”

  事实上,也正是凭借《美人鱼》票房的大卖,节后前两个交易日,光线传媒股价涨幅稳定。

  不只是光线传媒,查询近期关于影视文化行业的研究报告,包括华谊兄弟、北京文化等上市公司,均被一些券商研究员结合未来放映的电影进行过研究。

  票房影响股价不是“偶然”

  一部电影,到底能对上市影视文化公司带来什么影响?2012年以前,一些人认为“影响有限”,甚至将2012年底《人再囧途之泰囧》大卖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归结为“偶然性”。

  但从2013开始,一部电影对票房的影响却频频成为研究员研究的方向之一。

  比如,2013年的电影——《致青春》的主投方之一、华视影视副总经理赵毅2013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该片的制作成本和宣发费用近6000万元,“如按5亿元的票房预期算,《致青春》或将给光线传媒第二季度业绩增色”。

  当时,海通证券还发布报告认为,《致青春》票房的成功,或将改变市场对公司《泰囧》成功“偶然性”的结论。该机构认为,“电影作品多次成功后,将有效提升公司估值。”

  如果仔细观察,在发布与《美人鱼》票房有关的公告前,光线传媒曾于2015年12月底和2016年1月初分别发表过热门电影《寻龙诀》和《恶棍天使》的报告。

  而截至2月17日零时,《美人鱼》票房已突破21亿元人民币,把同日上映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和《澳门风云3》远远甩在身后。同时,有消息称,各发行方通过大数据模型推演得出结论:《美人鱼》最低票房为26.5亿元。

  “分羹”《美人鱼》

  一旦达到26.5亿元,将创下华语影坛的票房新纪录。对此,光线传媒迫不及待地于2月15日发布公告,截至2月14日12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6.5天,票房成绩已超人民币16 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略有误差),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

  《国际金融报》记者查询到的财报显示,光线传媒去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营收分别是1.8亿元、4.14亿元和8.37亿元。如之前的分析所言,一部热卖电影,的确影响到了一家公司,且可能会给业绩带来利好。

  但电影本身涵盖了从上游制作、中游发行到下游放映、销售端的票务买卖,乃至围绕电影展开的“IP(知识产权)”及其他衍生品等环节,早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那么,除了光线传媒,谁还将“分羹”《美人鱼》的票房?

  对此,有报道称,从《美人鱼》出品方、联合出品方和发行方名单中可以看到,除了周星驰掌控的星辉海外有限公司和比高集团之外,阿里影业、新文化、奥飞动漫等多家上市公司也都参与其中。

  其中,比高集团是周星驰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与光线传媒一样,在上周一、上周二和上周三的3个交易日中,比高文化连续大涨,从资本市场的层面回应了外界的关注。

  在《美人鱼》大卖的过程中,和和影业也吸引了业内的“眼球”。此前有报道称,和和影业、光线传媒和新三板公司龙腾影视成为《美人鱼》的保底发行方,总保底金额约为16亿元-18亿元。作为《美人鱼》联合出品方的和和影业,在这一保底行动中是主保底方,其他两家都是通过认购由和和影业牵头设立的基金产品,参与到保底中。

  更值得注意的是,和和影业的背后是基金公司,擅长资本运作,由职业操盘手操刀,和和基金的法人颜秉伦本身就是私募出身。对此,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开始投资影视行业,主要是由于当前影视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具有较好成长性,在经济低迷的市场环境下,是较佳的投资领域。”

  蔡灵还认为,职业操盘手操刀影视业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他们的分析更为理性,投资的风控能力较高,对市场环境也更为敏感”。

  影视文化成耀眼明珠

  如蔡灵所言,资本“分羹”《美人鱼》的背后,的确是行业处于上升期的体现之一。

  “在国内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影视文化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业绩呈现持续高增长。”国海证券分析认为,“此外,影视文化行业亦符合未来经济转型、消费升级的方向,因此可以重点关注同时有业绩、成长性、催化剂支撑的影视传媒板块。”

  中金公司研究员孟玮对媒体说,经济低迷的宏观背景下,传媒文化消费需求旺盛,板块具有相对基本面优势。他预计,2016年电影票房市场将继续维持高速增长,票房火爆将贯穿全年。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表示,中国电影市场是全球影市最强劲的增长引擎和最大的增量空间,由消费带动供给,产业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随着二、三、四、五线城市的影院建设逐步完善,观众消费习惯逐渐形成,未来两到三年内,中国将超越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尹鸿说。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