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提高资本证券化将成国企改革突破口

2016年02月22日 07:12    来源: 证券日报    

  主持人沈明:随着国资改革顶层设计“1+N”政策的相继出台,2016年将成为深化国企改革关键的一年。今年会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第二批央企改革名单公布在即,哪些企业可能榜上有名?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二级市场上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本报今日逐一解答。

  专家表示,加快国有产权进场交易有助于发挥外部监督职能

  ■本报见习记者 杜雨萌

  众所周知,国企改革既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同样也是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过去的一年,随着南车北车合并整合成为中国中车,国企改革全面进入加速时期。全国“两会”召开日益临近,市场各方对于国企改革充满期待。

  “做大做强央企,提高央企的国际竞争力是改革的目标之一。”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徐若认为,客观来看,央企整合是一项难度极高的复杂工程,既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又要防止过度垄断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改革、怎么改革,决策层一定会非常谨慎。

  据了解,自去年9月13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下发以来,已有多个国资国企改革文件相继发布。如《关于国企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从国企改革去年的发展情况看,无论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重组整合还是股权多样化,均取得了一定进展。

  此前,地方“两会”及地方国资监管会议的相继召开已大致勾勒出地方国企改革的基本路径,其中,以重组、混改、资产证券化为亮点的地方国企改革将在今年进入全面加速期。业内人士认为,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企改革也将提速。下一步,在地方各级政府盘活资产的内生驱动和供给侧改革的外部推动下,2016年地方国企“三个一批”的步伐会继续加大,混改、整体上市也将有大动作。

  对此,民生证券研究院高级宏观研究员朱振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等信息披露具有硬性规定,因此,加快国有产权进场交易有助于发挥外部监督职能。从这一点来看,未来国企改革的大方向应在提高资产证券化率等方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认为,资本证券化的重要意义在于从根本上理顺、解开政府、市场和企业关系的死结,化解体制转轨中的诸多矛盾。国有资本的预期效能主要通过市场而不是通过行政力量来实现,这就使国有资本具有“亲市场性”,从而保障我国在保持较大份额国有经济的情况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