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90后”互联网创业者:在模仿中创新

2016年02月15日 07:13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孙韶华

  春节前,听说三姨家的表弟小枫今年春节要留在北京,不回老家过年,就去中关村探望他。刚进小枫的办公室,只见他正坐在电脑前忙碌着。他向我介绍说,他正在通过互联网云办公进行产品设计。他是一名互联网创业者,2015年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在电竞泛娱乐领域创业。

  属于“90后”的小枫有在学生时代做个人站长的经历,对电子竞技充满热爱和激情的他,依靠个人创建的电竞媒体网站赚取了第一桶金,2013年来到北京创业。

  谈起创业,他已经头头是道:“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全民创业的潮流具有了更充实的内涵,互联网+让创业这件事变得离每个人很近,可谓具有天时与地利。但我觉得在人和的问题上,创业者需要理智,盲目创业很难让项目生存下去,没有经验的创业者还是需要先从参与创业开始,一步步学习、成长,不必过分追求创业之名,而忽视了经验的积累。”

  也正是连续创业的经历,让小枫看到了泛娱乐领域的另一个蓝海市场,曾经在电竞领域赚取第一桶金的他,发现了商机。

  小枫说,北京的电竞泛娱乐市场还有很大空白,2015年,他离开了上一家O2O领域的创业公司,回归电竞圈与几位朋友合伙创业,凭借积累的电竞资源,以及与他人合伙时的经验,这支团队设计出了产品模型。

  “起初对于产品,我们缺少商业模式,用户需求的调研也不够,险些让项目死掉。感谢在融资阶段不断指出不足的投资人与投资经理们。”在创业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是初创团队比较常见的,经过半年时间的打磨,这款产品终于有了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型。

  小枫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游戏、动漫、文学、影视等文化创意产业,各个垂直领域的业务正出现全新的发展思路与空间。而泛娱乐的本质,恰恰是通过“明星IP”这个线索,追求各种文创产业业务形式的关联及互动,将用户群体之间相互连通,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进而创造出更大的商业价值。

  在模仿中创新也是表弟最大的感受之一。

  他告诉记者,在互联网时代,“找抄改”是很多互联网新兴企业发展成长的一大模式,“找”的对象也不仅是产品模型,还包括商业模型,“抄”的方式也不是照搬,更多地是总结成功经验,学习成熟的模式,而“改”则是最终将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东西的关键一步,他说:“其实我们的商业模式,包含了很多现有模式的身影,在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商业模式上创新,成功的概率要高很多。”

  谈到创新,小枫也有着自己的见解:“我的创新具有‘破坏性’,我所理解的‘破坏性’创新,就是将原有产品击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引入那些贴近用户的元素,重新组合,最终形成产品颠覆。”

  当谈起为何创业时,他说:“最初选择创业,更多是个人兴趣,我很喜欢创业的节奏,就像电竞一样,时而表面如明镜止水而实际暗流涌动,时而又会遭遇强敌,逼你使出浑身解数与之一战,这种紧张刺激对人是一种极大的锻炼。而通过与他人合伙,到现在主导创业,更多觉得创业是事业,并非是一些创业者眼中的生意。”


(责任编辑: 向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互联网标签成营销噱头      2016年02月14日
  • · 中小险企网销保费占据前十位      2016年02月05日
  • · 专业保证保险挺进互联网生态圈      2016年02月03日
  • · 143家机构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2016年02月02日
  • · 让互联网金融惠及农村      2016年02月0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