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贝塔”风靡海外 嘉实金贝塔抢国内发展先机
步入2016年,全球资本市场更是波动加剧,大有重演2008年金融危机的苗头。与此同时,“聪明的贝塔”(Smart Beta)投资工具却逆市崛起,成为最受美国投资者关注的产品。
国内金融机构也意识到了“聪明的贝塔”的重要价值。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基金、券商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正在强化“聪明的贝塔”研究,筹备相关的产品。作为国内第一只“聪明的贝塔”基金产品的发行者,嘉实基金更是早在2014年底打造了移动互联网平台——金贝塔,抢得“聪明的贝塔”在国内的发展先机。
“聪明的贝塔”成美国最火投资工具
“聪明的贝塔”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可能还比较陌生。但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却已有多年的发展历程。据晨星(Morningstar)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中期,全球“聪明的贝塔”交易产品总规模已经超过4973亿美元,仅美国市场就达到了45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最大的单只产品iShares Russell 1000 Growth ETF的规模就超过294亿美元,以近乎侵略性的趋势冲击着传统金融产品。
金贝塔CEO戴京焦表示,“聪明的贝塔”简而言之就是基于确定规则的主动化投资。它是一种源于传统指数基金,但理念上超越前者的新型投资策略。该策略既可以通过简明有效的投资策略追求超额收益,又具有传统贝塔产品公开透明、纪律严谨的特点。业绩能够战胜传统指数基金、实现投资多样化和降低波动性,是聪明的贝塔产品得以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正是由于“聪明的贝塔”兼备被动投资与主动投资的优势,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就成为美国投资者最为追捧的投资工具之一。由于市场风险偏好及固定资产收益率的降低,美国投资者希望在投资中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更偏向于选择透明度高、原理简单的投资产品。这样的市场背景为聪明的贝塔策略兴起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并成为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资金获取超额回报的来源。
金贝塔成国内发展先锋
“聪明的贝塔”产品在海外的高速发展也引起了国内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据了解,包括券商、基金等多家金融机构2016年产品规划,都将“聪明的贝塔”作为重要的战略之一。截至2015年中期,国内“聪明的贝塔”产品规模仅5.2亿美元,和海外市场的差距形成了金融产品创新的蓝海。
2009年底,嘉实基金便推出国内首款“聪明的贝塔”策略基金——嘉实基本面50。但考虑到中国投资者结构的特点,嘉实把“聪明的贝塔”战略侧重点放在互联网创新之上。戴京焦表示,其实“聪明的贝塔”目标受众是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公众。个人投资者始终面临着“买什么”、“何时买”、“何时卖”三大核心问题。于是,金贝塔通过由专业投资者给个人投资者提供投资逻辑明确的“聪明的贝塔”证券组合,结合产品功能的创新,解决“买什么”、“何时买”、“何时卖”三大核心问题。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