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分级基金下折潮再袭 21只分级B距离下折不足10%

2016年02月02日 08:5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16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调整,分级基金下折潮再度袭来。截至1月底,已经有17只分级B基金触发下折,还有约20只基金处于警戒范围内。如果市场延续跌势,这批分级B也难逃下折的命运。

  下折潮再次出现

  东方财富(300059,股吧)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2016年以来已先后有17只分级B份额触发下折。其中1月28日更是分级基金的集中下折日,当天共有9只基金触发下折阈值,包括分级基金中规模较大的富国军工。

  虽然本轮下折潮已经开始蔓延,但警报并未完全解除,仍有不少基金徘徊在下折阈值之上。据集思录根据盘面测算,2月1日收盘后,逼近下折阈值的包括煤炭B级、金融地B、证券B基、成长B级、一带一B等,距离下折母基金需跌的幅度分别为0.63%、2.87%、4.13%、4.49%、4.94%。

  伴随着分级基金频频下折,分级基金规模也进一步萎缩。西南证券(600369,股吧)研究员黄仕川分析表示,分级基金下折之后,往往伴随着高赎回率,根据历史经验来看,赎回的比率约为70%,基金会因为投资者的赎回而减仓,给二级市场带来抛压。据测算,1月28日下折的分级基金所导致的抛压主要集中在军工板块,抛压额约为90亿元,鉴于目前市场成交量较低,90亿抛压可能会给军工板块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自去年6月以来的三次下折潮之后,分级基金的整体市场规模也已经大幅缩减。根据国信证券(002736,股吧)统计,截至1月29日,股票型分级基金共992.2亿元。与2015年6月鼎盛时期相比,分级基金的景况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下折后的情绪缓解或有助市场企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已经经历了多次分级基金下折的洗礼,但是仍有不少投资者在基金已经确认下折后还在盲目买入分级B并酿着巨大亏损。1月29日周五是富国军工的下折基准日,开盘后停牌一小时,并把军工B改名为*军工B,提示投资者该只分级基金已下折。然而当天市场出现反弹,*军工B当日竟然成交172万手,成交金额达5232万元。由于其自身溢价率较高,进场博反弹的投资者只能承受溢价损失。

  不过,除了军工B(150182)、军工B(502005)外,其他B份额溢价率较低,下折直接损失较小。

  对于后市,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波分级基金下折潮可能尚未终结。根据兴业证券(601377,股吧)研究员任瞳测算,截至上周末,存在下折风险的分级B(下折距离不足10%)仍有21只,下折警报尚未解除。对于自身溢价率较低、高杠杆的分级B,或是许多投资者博反弹的首选。然而目前股市走势尚未明朗,不建议重仓配置。

  但也有分析认为,下折后的情绪缓解或有助市场企稳。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报告称,在市场暴跌伊始,分级基金接近下折但还未下折之时,投资者已经对其未来下折可能产生的抛压形成一致预期,进而多数人会回避甚至提前抛售该分级的持仓股票,于是恐慌情绪加速了该板块下跌的速度。这有些类似于熔断机制所产生的“磁吸效应”,对下跌恐慌的一致预期一旦形成,速度便会进一步加快。而下折后的情绪缓解或有助市场企稳。自去年6月份以来出现过两次集中的分级基金批量下折,第一次是去年7月9日前后,第二次是去年8月24日前后,均为市场的阶段底部。事后分析,如果大规模的分级品种确定下折,对下折恐慌的情绪得到释放,可能反而有助于市场阶段企稳回升。

  


(责任编辑: 康博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