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弱市资金需避险 富国研究优选沪港深豪华阵容助力投资

2016年01月28日 15: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进入2016年以来,A股市场难挽跌势,至126日,上证综指收于2749.79点,三周多时间大幅下跌近800点,跌幅已超20%2016年的开门绿可谓给踌躇满志的投资者们一个措手不及,在此背景下,基金行业新迎来了新的“团战”模式,日前发行的富国研究优选沪港深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就在其投资管理模式中采取了基金经理与资深行业研究员通力协作的“1+22”模式。 

  据了解,富国研究优选沪港深采用的“1+22”投资管理模式,即一位基金经理与22位资深研究员共同协作,在基金经理统筹管理下,研究员对其所负责的行业持续跟踪,为基金经理提供研究支持。富国研究优选沪港深基金拟任经理李晓铭先生是富国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具有十年的证券从业经验,20064月加盟富国基金,历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经过十年熊牛历练,李晓铭先生的基金管理能力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可,截至20151231日,其管理的富国天益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均获晨星三年评级与五年评级三星。 

  除了基金经理业绩亮眼,22位资深研究员实力同样出色。团队成员均为业界老兵,平均拥有9年证券从业年限,5年在富国基金工作年限,研究员覆盖重点行业,对投资机会具备较深厚的洞察力。 

  通过“1+22”模式,每位研究员对该行业投资管理负责,能提高研究成果转化率,降低基金经理集中持股,精细化风险管理。同时该模式在熊牛转换时也能切换自如,市场上涨时,研究团队能减少因基金经理单一偏好而错失行业机会的可能;市场较差时,通过研究员对行业的高度敏感,尽可能调节仓位,减少因行情大幅波动而导致获利资金回吐 

  在投资策略上,富国研究优选沪港深采用“自上而下”资产配置和行业配置策略,同时辅以“自下而上”精选股票精选。管理团队根据对宏观经济和市场风险特征变化的判断,动态优化资产配置,以研究驱动个股精选,实现基金资产长期稳定增值。同时,该基金0-95%的股票仓位,能做到攻守兼备。 

  事实上,目前市场的急跌也错杀了一部分优质成长股,为新基金逢低布局带来了良机。据了解,富国研究优选沪港深拟于224日结束募集,投资者可以通过银行、券商以及富国基金直销渠道认购。 


(责任编辑: 张桔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