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富人投资新途径 买香港美元保险像买包一样简单

2016年01月21日 07:16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香港保险可用美元计价,年化收益率更高,还可以刷内地银联卡的人民币账户进行交费

  在内地买保险理财,80年后升值29倍,而在香港地区买保险,同样的时间内可以升值181倍。这事你信吗?近期,一款香港地区的分红储蓄险产品资料在朋友圈热传,让不少消费者又动心、又担心。

  在2014年11月以来的央行几轮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降至1.5%,而近期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波动,也让更多高净值人群将投资的目光投向了海外,而香港地区的美元保险则成为他们的新宠。

  看涨美元资产现分歧

  2016年伊始,国外投行陆续发布对新一年全球市场的展望报告,在花旗(Citi)、渣打(Standard Chartered)、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汇丰(HSBC)等对高净值客户2016年的投资建议中,对于是否看涨美元资产,也出现了分歧。

  瑞士信贷在《2016年全球展望》中推荐买入美元并做空欧元及瑞士法郎。瑞士银行也表示,期待2016年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分化,而美元仍然保持强势。

  而花旗在对2016年全球金融市场及投资进行展望后,花旗银行环球个人银行服务投资策略及环球财富策划部主管张敏华表示,美国或成为2016年全球唯一有机会加息的市场,美元在短期内或先进行调整,但在美国加息和总统大选的背景下,有机会在2016年下半年再现强势。

  不过,与多数市场参与者预期美元2016年会走高不同,汇丰预计美元2016年会收低。而渣打银行中国财富管理部发布的《2016年全球市场展望》也指出,新的一年投资环境仍会很艰难,由于全球经济步入周期末段,全球股市虽然可能仍会带来正回报,但已经接近牛市尾声。此外,渣打银行中国财富管理部总经理梁大伟表示,人民币今年不会继续大幅贬值,预计今年人民币汇率的平均水平将维持在6.6左右,但是波动性会增加。

  但是,无论外资银行报告的指向如何,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走势出现分化之时,关于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问题已成为焦点。

  根据胡润研究院去年4月份发布的《海外置业趋势报告》,高达80%的受访高净值人群表示在未来有海外投资需求,超过半数已有海外投资经验。而地产成为最为热衷的海外投资标的,占海外投资最大比重,超过四成。

  中国高净值人群海外置业倾向明显。据了解,受投资回报率和投资偏好的影响,国内的高净值客户赴美投资仍主要以投资房地产为主。近3年来,在美国以纽约为首的一线城市房地产回报率在8%-12%,二线城市则平均超过12%。

  美元保险成新宠

  而除了海外购置地产外, 2016年还有哪些适合高净值人群的投资方式?

  一位银行的财管管理部经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高净值的个人投资者需考虑全球资产配置,把一部分资产分散到海外,不要太多集中在单一资本市场或单一货币里面。在2016年资产配置方面,他建议主要配置美元债券、欧元区股票,此外还可以购买一些香港保险。

  根据此前泰康人寿携手胡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截至2015年5月,中国内地千万元高净值人群数量已达121万人,为历年之最;亿元高净值人群数量7.8万人。其中,90%的千万元高净值人群(即109万人)拥有商业寿险,平均每人年交保费3.7万元,年交保费规模达到400亿元,占全国人身险总额的4%。亿元高净值人群平均年交保费接近10万元。在拥有商业寿险的高净值人群中,90%的人拥有医疗保险,82%拥有养老保险,73%拥有意外保险。

  据了解,香港地区保险目前最吸引人的地方主要有三方面:长期终身寿险、重大疾病险等保障型保险,同样保额的情况下,香港保费低30%左右;赔付范围覆盖更广,全世界受理理赔,适合有移民需求的家庭;可用美元计价,刷内地银联卡的人民币账户,购买大额理财投连险等,可以规避内地每人每年换汇最高5万美金的换汇限制。

  实际上,内地的高净值人群、高收入者正在成为香港地区保险业的重要新增客户。据香港保监处提供给《证券日报》记者的数据,2014年内地访客在香港购买近16万份保单,平均每张保单保费约为15万港元。

  根据香港保监处2015年12月发布的数据,内地访客在2015年前三季度新增保费总额约为211亿港元,占到香港个人业务新增总保费的21.7%。数据显示,2010年内地客户到香港投保金额为44亿元港元,2014年达到244亿港元,而有业内人士推测刚刚过去的2015年保费超过300亿港元。相比5年前,这一数字增长了六倍。

  高净值人士周萍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她一直想配置美元资产,但是每年5万美元的外汇兑换额度,对她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购买香港保险成了她配置美元资产的新途径。“去香港买保险就像买包包一样简单,没有5万美元的限制,刷信用卡、储蓄卡都行,一刷就买好了。”周萍说。

  29倍PK181倍

  这在富人阶层似乎并不是个例。近日,一则香港地区美元保险宣传材料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这份材料对比了在内地和香港两地购买保险的不同收益:在内地买某保险,30万元投入在80年后变成880万元,升值29倍;而在香港地区买某保险,5万美元(约为30万元人民币)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变成905万美元,升值181倍。

  《证券日报》记者就此联系了这款香港分红储蓄产品销售人员,就收益如何实现的问题,她表示,产品的投资策略是保险公司通过一篮子投资组合进行的,保单分红业务基金投资于不同类别的资产,包括环球股票和债券、房地产、企业债券、现金等。

  此外,她还表示:“你看从资料里演示的6.12%(年化收益率,下同)到现在的6.67%才半年时间不到。据摩根、瑞银等机构预测,我们产品未来收益率到7.5%也是有可能的。”不过,截至发稿,记者并没有查询到相关的预测数据。

  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位曾经购买此款产品的消费者林先生。林先生表示,他和妻子购买此保险产品是准备买给儿子当“留学基金”的,虽然收益一直比较有保障,但是他发现,存的时间越长复利越高,最后拿到的钱才越多,如果孩子留学的时候就把钱拿出来使用,那么剩下的钱在里面“就滚不出太多了。”

  同时,他也表示,因为买的时候就是按美元购买,现在美元升值,这份保险等于他还享受到了一份额外的收益。在收益展示中,记者发现,如果用美元购买,预期年化收益在6.12%,如果以港元购买收益在5.81%,而人民币购买的收益则在5.25%。可见,购买美元计划会更加“划算”。不过,在此款产品的投保说明书对于外币汇率(美元、人民币)的波动风险进行了警示。

  上述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她的客户以每年10万美元、连续交纳5年保费的方式为主。而部分已在投资房产的客户,可能会选择用保险分散风险,每年交纳1万美元的保费。不过同时她也表示,此款产品第一年必须在香港地区签单才能受到法律保护,此后每年可以通过转账等方式续保,而想要取钱时,只需要提交申请即可。(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报道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