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农信系统不良贷款成因调查及对策

2016年01月15日 09:01    来源: 农村金融时报    

  ■唐永贤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农村信社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但信贷资产质量不高制约着其健康发展,不良贷款成为农信社亟需解决的难题。不良贷款的形成既受经济环境影响,又有借款人个人问题,也有信用社自身原因。

  信贷资产质量现状

  截至2015年7月末,贵州黔东南农信社不良贷款余额为13.19亿元,较年初上升4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8亿元,不良贷款较年初“双升”的有11家行社,占全州农信社法人机构的68.75%;全州农信社逾期90天以上未还贷款占不良贷款比例为99.94%,有2家联社占比超过100%,隐性不良贷款占比较高;有5家行社占比接近触发值。个别行社不良率已超过监管要求。

  不良贷款居高不下,致使监管指标恶化、财务压力加大,给农信社改革发展带来障碍,也影响到员工的薪酬待遇。如长此下去,必将动摇农信系统的发展根基,威胁到农信社的生存。因此,认真分析不良贷款成因,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清收化解不良贷款,努力实现“双降”目标,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贵州黔东南农信系统最为迫切的工作任务。

  针对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现状,笔者深入剑河、天柱、黎平、榕江、雷山等行社开展专题调研,采取“听、看、访、谈”等方式,了解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概括来说,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

  宏观经济环境层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出口乏力,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低迷,消费不足,市场疲软。

  经济主体环境层面:在“三期”叠加期,受政策、市场行情、价格变动等因素影响,实体经济主体生产出来的产品有价无市,变现能力弱,流动资金链条断裂,其作为借款主体不能按时还款。加之,农信社服务的对象多是弱势群体和弱质产业,抗风险能力弱,农产品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影响极大,农业生产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其贷款就极易形成不良。

  社会诚信环境层面: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尚未完善,失信成本过低,部分客户诚信意识差,“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等不守信思想严重,逃废债行为不时发生,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打造难,农信系统不良贷款“双降”压力持续加大。

  司法执法环境层面:“执行难”是目前各级法院在审理银行贷款案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由于“执行难”问题长期普遍存在,全州农信系统很多借贷纠纷案迟迟得不到有效结案,导致赢了官司输了钱,还助长了逃废债行为和“赖帐户”的气焰。

  制度执行层面:贷款流程严重错位、审贷委履职能力弱、违规贷款责任追究落实乏力都是不良贷款出现的重要原因。

  发放操作层面:一是贷款期限确定不合理(全州有8家行社中长期贷款占比高于80%),部分行社为隐藏贷款风险,硬性向客户发放中长期贷款;二是未推行错时借款、错时还贷,在还款方式上多为前松后紧,致使贷款集中到期后客户筹资还款难。

  贷后管理层面:由于农信系统客户面宽,贷款后续跟踪不力,资金监督不到位,不按照合同落实分期还款,对贷款到期也不采取措施化解,听之任之,不闻不问,加之贷后管理考核缺位,未落实好尽职免责,一些机构对贷款的管理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到期催收层面:一是催收方法不当,态度生硬,未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能触动客户按期还款;二是法制观念淡薄,没有在诉讼时效期内取得有效催收回执,给“赖账户”钻了法律空子。三是清收氛围不浓,造势不大,产生不了震慑效应。

  精准扶持层面:一是未能根据客户实际生产经营需求发放贷款,导致客户生产经营半途而废甚至流产。二是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思想影响,一些客户贷款形成不良后告贷无门,由于“贷款难”问题的存在,客户还款意愿在减弱。三是有意识无意识的压贷控贷,客户资金流断链,无富余资金还款。

  客户关系层面:一是没有真诚为借款客户服好务,客户关系没有维系好,平常只为放款而放款,为收款而收款,没有与客户建立一种特殊的感情;二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往往把借贷主体之间当作“杨白劳”与“黄世仁”的关系来对待,借贷主体间的关系处于一种不平等地位,甚至出现恶化对立的状况。

  诚信建设层面:主要是信用基础工作不扎实,说穿了就是在建档、评级、授信等三个重要环节把关不严,存在人为弄虚作假。突出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各方重视程度不够,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如:个别行社农村业务部只有1人),行社机关指导督促不力,有的网点到现在尚未启动。二是宣传动员不到位、群众知晓率低,良好的氛围营造不起来;三是未按“样板信用村组”标准实施,建档不实、要素资料缺失、信息失真(例如:资产只填“房屋一栋”,收入只填“务工收入”等),未与客户见面、一厢情愿、闭门造车;四是评级授信不公开透明,“阳光信贷”落实不了,整个评定过程由个别人员一手完成;五是没有创建信用组,年审流于形式;六是未落实柜面放贷,未对外承诺10分钟内办结“摇钱树”小额信用贷款;七是以抵押担保形式代替信用贷款。个别机构仍置上级三令五申于不顾,不讲政治和纪律,在搞自毁长城;八是背离了“摇钱树”信贷产品的操作原则,没有坚持“余额控制、周转使用”,一意孤行、一厢情愿在搞“利转本”,恶意破坏诚信环境和制造风险。

  相关关联层面:由于与各方面关系不融洽,不善于借助外力,舍不得投入,没有组成强有力的清收工作组,形不成合力和战斗力,清收不良贷款攻坚战所需的浓厚氛围难以形成,致使农信社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一是与党委政府关系不融洽,平常工作不善于请示汇报,喜欢唱“独角戏”,搞“独立王国”; 二是与相关部门关系不融洽,搞单打独斗。特别是与法院关系不融洽,总认为依法收贷是法院的事,诉状交到法院就完事,一些工作沟通不及时、协调不到位;三是农信社员工与村组干关系不融洽,总认为自己是“财神爷”,以高高在上自居,不愿与村组干部接触和交流。

  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对策

  在制度落实方面推动不良“双降”。一要优化制度。既要制定有利于防风险的制度,又不能给发展人为设置制度障碍。树立“大胆发放、大胆清收”的理念,要胆大心细抓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在信贷管理上要切实做到“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二要熟知流程。要当明白人、做明白事,不当“睁眼瞎”;三要严格执行。要以铁的制度和纪律来抓执行力提高,坚持在制度面前“六亲不认”,法纪和制度面前没有特殊人群;四要强化问责。既要强化违规违纪违法问责,落实损失赔偿(直至移送司法机关);又要强化尽职免责;五要考核兑现。既要罚懒,又要奖勤,特别是要重奖在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中成绩显著有功人员(包括内外部人员)。

  在信用工程方面推动不良“双降”。一是要在档案的建立上下功夫。要组织信贷员、村组干深入每家每户收集农户基本经济信息档案,了解其家庭财产、生产经营、收入和支出、资金余缺和需求、资信程度、个人品质、发展意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真实填写信息调查表,并录入系统。通过拉网式的建档活动,真正做到户户见面,真正能够熟知自己的客户,真正与农户建立深厚感情,为评级授信的客观、公正打好群众基础;二是要在评级授信上下功夫。在完成村组农户档案建立和系统打分的基础上,组织由网点负责人、片区信贷员、村组干、村民代表参加的评定小组会议(小组成员由不低于7人的单数组成),按照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信用等级评定。

  在精准扶持方面推动不良“双降”。一是既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不良贷款,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不良贷款,更要用发展的视角来化解不良贷款;二是要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围绕农业产业、移民搬迁、就业创业、贫困助学等重点领域,加大扶贫贴息贷款发放力度,解决贫困人群就业创业难、入学难、住房难等实际问题;三是综合利用信用贷款、担保贷款、“三权”抵押贷款解决农村山地特色产业发展,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四是认真落实银监会和省联社要求,进一步落实差异化信贷政策,切实做到“有扶有控”、“有保有压”。要加大对有技术、有市场、有订单、有潜力的企业支持,不搞简单的抽贷压贷。建立健全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机制,按规定办理小微企业续贷,降低小微企业成本,缓释小微企业信贷风险,不能因其暂时的经营困难抽贷、断贷、停贷,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五是要用好用活用足信贷规模和支农再贷款,继续加大对各类实体经济的投入,活跃农村市场,繁荣农村经济,着力把资金盘活。

  在客户维系方面推动不良“双降”。一是要与客户建立共生共融的和谐关系,做到“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二是在借款客户中实施人文关怀,在其生病住院、子女就学就业、婚丧嫁娶、特殊节日等关键节点抓住机会加深感情,在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拉上一把,以特殊的方式凝聚感情(对“赖账户”更不例外)。

  在营造环境方面推动不良“双降”。一是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清收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必要性,求得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二是加强与公、检、法、司和纪检、监察、财政、工商、税务、国土、住建等权威机关和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在执法方面得到大力支持帮助,并提供便利;三是积极与各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争取社会各界助力不良贷款清收和化解;四是充分发挥村组干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强化与村组干部的联系、协调和配合,调动群众力量和资源参与清收;五是团结和组织社会力量,组成强有力的清收工作组开展拉网式常年清收和攻坚清收。

  在催收技巧方面推动不良“双降”。一是施展攻关和礼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开展清收;二是运用人情事故侧面帮助清收;三是开展“软硬兼施”清收;四是利用“摇钱树”信贷产品方便、快捷、灵活的特色服务,坚持“余额控制、周转使用、随用随贷”的原则,在授信额度内实施错时借款、错时还贷,避免客户因贷款集中到期,筹资还款压力大;五是以信用村组为单位,引导村民建立偿贷信誉基金,帮助农户解决到期还款临时困难;六是在信用的前提下,组织客户间开展资金互助,让客户彼此度过难关;七是将《孙子兵法》运用到商战谋略,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法,通过“假诉讼”攻其心,促进主动归还。

  在财力投入方面推动不良“双降”。一是要学会算大帐,学会小投入保大钱。二是要加大呆账核销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呆账,切实做到“应核尽核”。

  在宣传造势方面推动不良“双降”。一是利用各种媒介,开展大张旗鼓的不良贷款清收宣传,对内外对外大造声势;二是以点带面,开展依法清收,使之达到起诉和执行一户、震动一片的良好效应;三是利用新闻媒体,对失信行为进行公开曝光。

  作者为贵州省联社驻黔东南州副主任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