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艺良
【农村金融时报】
将最草根阶层的诉求,纳入最顶层的政策设计,深层次的改革正在破浪前行。
3年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中国梦为统领、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指向,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阶段的冲锋号角。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提及的话语。在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下,如何带动更多普通群众走向富裕、共享改革的成果,成为新一届政府治国理政的一大重要课题。
要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金融是必须依靠的力量。让全社会能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即是帮助人民群众致富的有效手段,又是推进社会公平、公正环境建设的必要举措。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本着这样治国理政的理念,3年前,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展普惠金融成为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被提到顶层设计的高度。
中央的精神,就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在这面旗帜的引领下,普惠金融这个曾经不受金融行业重视的领域,开始呈现气象万千。
2014年,发展普惠金融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普惠金融亦由此正式被各个部门和机构提上重要的工作日程。
3年来,无论是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总部的年度工作计划,还是各个地方政府关于金融工作的安排,农村金融、小微金融等普惠金融的各个领域皆被列为重点。尤其是中国银监会还通过自身机构设置改革,专设普惠金融部,以便推动此项工作。
在多方的高度重视下,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开始逐步重点倾斜,金融网点、机具进村庄、进社区以提高覆盖率,金融产品有的放矢、量身定制,阳光信贷普照各类群体。3年来,普惠金融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有作为的机构、可复制的模式和可推广的做法。
在深山、在海岛、在边疆,偏远的地方取钱、汇钱开始不是问题。普通的农牧民、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农村的妇女,这些有致富渴望的人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笔贷款。遭受病虫害、天气灾害的种养殖户喜出望外地拿到了保险公司的赔付。
这些切实改变不断呈现的同时,更值得欣喜的是,在中央精神的引导下,困扰普惠金融领域多年的一些梗阻得到化解,许多悬而未决多时的法律法规、指导意见在过去3年陆续出台。
2013年,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农业保险的法规《农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6项要求。
同年,保险业新“国十条”颁布,对农业保险的发展指明方向。2015年中旬,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困扰金融机构在农村进行“两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核心问题有了说法。
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我国中央层面的首个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规划面世,表明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我国普惠金融将迎来一个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新时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将金融推向普惠,就是让人民获得更平等的权利,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3年来一直努力奋斗的宗旨和目标。
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境界,虽然有困难、有羁绊、有梗阻,但我们坚信,金融普惠的愿景、全面奔小康的目标一定会成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