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基金姚志鹏:智能汽车领域投资机会大
证券时报记者 姜隆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汽车正在从概念走到现实。嘉实智能汽车股票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姚志鹏认为,智能汽车领域存在非常大的投资机会,投资时要轻市盈率(PE),重未来市值空间。
姚志鹏认为,智能汽车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其前身是汽车智能化。当下各类非汽车行业的服务正在向汽车领域渗透,这些服务主要针对汽车的终端领域,包括找车位、找餐厅、天气提醒、报警服务等。汽车行业本身也向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电力驱动等方向发展,当汽车智能化覆盖汽车的全部功能之后,智能汽车产业也就形成了。他预测,智能汽车将成为智能手机、智能电脑之后的又一个智能终端。
姚志鹏表示,中国已经出现了大批的电子企业,在汽车智能化领域渗透率相当高,这奠定了行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奠定了投资的基础。具体表现在四大方面,一是新能源汽车,二是汽车电子化,三是车联网,四是汽车后市场。这四个市场互相连接,前两类偏向硬件,后两类偏向服务,服务将推动硬件发展,投资机会更大。
在细分领域上,姚志鹏表示,在智能汽车四大子行业中,未来几年龙头公司增速更高,有很多投资机会。当然,A股市场经过去年下半年的反弹,整体估值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在个股选择上,姚志鹏表示,根据嘉实基金特有的方法论,在智能汽车的投资中更侧重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尤其是管理层对行业趋势把握精准、对产业理解透彻、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会成为该基金重点配置的方向。
在投资策略上,姚志鹏表示,智能汽车硬件市场和服务市场从无到有,重点要看其市值空间,而不是静态PE。现在,智能汽车相关板块的静态PE高,但市值超过500亿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几十亿,从成长性投资来说,这些企业的市值未来会有成倍的增长。
据了解,正在发行的嘉实智能汽车股票基金的股票资产占比不低于80%,专门投资汽车相关产业不低于80%。
(责任编辑:康博)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