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电缆业现内斗 智慧能源大股东诉行业协会侵权

2016年01月07日 07:21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胥帅

  近期,多起民事诉讼案揭开了国内电缆行业的激烈内斗,行业内上市公司陷入“互掐”局面。今日,智慧能源(600869,收盘价8.62元)发布的一则诉讼公告将这种争斗推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智慧能源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远东控股集团及远东电缆(以下简称原告)起诉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以下简称被告)侵害原告荣誉权,要求被告赔偿4999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并非一起简单的民事诉讼,其实质是因原告任理事长的地方商会发起“价格监察提示活动”引起的行业内争议。与此同时,包括万马股份(002276,收盘价25.90元)等上市公司亦因此事而官司缠身。

  要求赔偿4999万元

  公告显示,2015年11月22日,被告等多家单位联合签署了《关于抵制“江苏省光电线缆商会”、北京佰策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违法开展所谓“价格监察提示”活动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且在中国电线电缆网等行业平台上发布具有指责性的文章,导致多家网络媒体转载该文章。与此同时,被告向国家很多机关部门、江苏省等很多机关部门、多家电力公司及电网公司等客户单位发出抵制监察提示活动的《汇报函》、《沟通函》等,诬告、诽谤、诋毁原告。

  原告方认为,江苏省光电线缆商会依法依规发出《提示函》、《监察提示函》,履行其行业自律和监察工作,抵制行业内存在的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等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等,以利行业健康发展,无可非议。基于此,原告方要求被告停止侵害原告名誉,并立即删除中国电线电缆网(CWC)等网站上的侵权文字、以公开书面形式撤回相关侵权函件、在媒体刊登道歉启事、赔偿4999万元经济损失以及承担诉讼费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被告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是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的分支机构,是由近400个电线电缆制造企业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前述联合声明是被告联合30家企业和协会在近日签署的一份文件。其中内容直指江苏省光电线缆商会以及理事长单位远东电缆以商会名义,与北京佰策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行业监督为名抹黑(预)中标企业,打击市场同行。有鉴于此,被告向国家很多机关部门及电网公司发出沟通函,要求制止上述行为。

  地方商会的监察监督看似寻常,但却导致了上市公司与行业协会直接对薄公堂,这在业内实属罕见。那么,这个价格监察监督活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每日经济新闻》从该商会官网查找到了《江苏光电线缆商会自律和监察工作白皮书》(征询意见稿),发表日期为2015年12月1日。其中提到,商会开展行业自律和监察工作至今已有2年,主要针对低价恶性竞争、围标串标、哄抬价格违反市场正当竞争的行为。据统计,2015年以来,该商会共向有关招标方发出《投标报价分析建议书》582份,《标的物价格分析建议书》4份;向投标方发《提示函》140份,向用户、投标方和政府监督部门发《监察提示函》147份,涉及标段188个。

  多家上市公司恐被波及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光电线缆商会此举遭遇不少阻力,其中包括不少行业内的上市公司。《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签署前述联合声明的企业名单中,签字企业包括万股股份、汉缆股份、永鼎股份、中超控股等多家上市公司。

  除此之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签字企业甚至还包含了宝胜、亨通等江苏省光电线缆商会的理事成员。与此同时,联合声明还涉及到北京佰策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旗下中缆在线是电线电缆行业的技术与价格咨询服务机构。据了解,北京佰策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光电线缆商会聘请的独立第三方咨询机构。就在1月5日,北京佰策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因名誉权纠纷向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告方则是签署联合声明的万马股份。

  翻查民事诉状可以发现,北京佰策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与远东控股集团及远东电缆一致,只是赔偿金额一项变为1000万元。至于诉讼理由,北京佰策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认为万马股份诬陷其为失信被执行人、违法开展活动、无证非法经营、道德败坏、敲诈勒索、诋毁构陷企业诚信及法定代表人人格尊严等。


(责任编辑: 关婧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