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私募大佬谈2016投资机会:谨慎乐观 偏重个股

2016年01月04日 09:46    来源: 投资者报    

  “过山车”式的行情,让投资者对2015年的A股刻骨铭心,如何把握来年的行情,规避风险节点,在反复行情中保持稳健增长?不妨听听私募大佬的建议

  2015年的资本市场可谓是跌宕起伏,至今仍让新老股民心有余悸。

  从2014年下半年一举走出熊市的A股市场,以领跑全球的姿态迅速上涨,进入2015年依旧保持高歌猛进,上半年涨幅高达60%,股指激昂的迈向5000点大关,掀起全民炒股热潮,新开户数屡创新高。就在人心所向新一轮牛市高峰时,场外融资链松动,到年中6月,融资融券、场外配资等杠杆工具成为监管重点治理对象,A股开始断崖式下跌,数据显示,6月15日之后的三周内跌幅已高达32%,上半年的涨幅悉数抹去,牛市的脚步戛然而止。

  监管层入场的强力护盘也未能完全修复好悲观的市场情绪,而大震荡带来的反思对A股市场未来健康发展更具有意义。熔断机制意见征求、金融反腐的持续深入、注册制的时间表确立等新动向都将影响着资本市场的动向。

  段子手用“股民只有七秒记忆”来调侃散户们的对市场的盲目态度,但因噎废食同样不可取。《投资者报》记者采访多位私募人士,经历大涨大跌依旧能够保持稳健甚至超额收益的专业投资人,展望2016年的股市行情以及题材选择上的预判,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2016年谨慎乐观

  随着国内财富管理市场规模激增,2015年私募规模增速最猛。阳光私募方面,截至11月份,2015年总共发行产品达5439只,今年累计发行规模为942亿,涨幅达到33%。上半年牛市行情还掀起了公募基金经理“奔私”潮,今年已有247位公募基金经理纷纷创立或者加入私募基金。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股票型私募平均业绩今年以来上涨30.31%,跑赢沪指同期10%左右的涨幅。

  对于2016年的股市行情,多位接受采访调查的私募基金经理表示,“持谨慎乐观”态度,倾向于“慢牛”行情,策略上偏重个股。

  深圳展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冯婷婷表示,2016年股市将会是一个温和的过渡期,各项指数大概率会重回新高附近;但2016年更重要、更大的机会将会是结构性的。在存量资金的博弈中,最优质的价值股和最好的成长行业,将会有非常大的涨幅。2016年是一个温和的结构性牛市。

  “经济质量提升、新经济崛起、外延并购推动成长、低利率下的资产配置转移都没有因为股灾而发生根本改变。”冯婷婷表示,以创新和核心驱动的牛市仍会继续。据了解,展博投资旗下成立一年以上的产品平均回报率接近80%。

  持牛市未结束的观点的还有深圳瀚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基金经理陈天明,其管理的产品2015年收益也超过30%。他认为,2016年市场有望维持慢牛格局,指数的上涨空间预计20%~40%。预计上证综指运行区间3400~4500点,市场波动性不强。

  “实体经济以及部分企业盈利状况不太理想,叠加股灾所导致的套牢盘,将会限制市场上涨的动能和高度;其次,按照政府的规划目标,GDP增速保持在6.5%以上是比较确定的,再加上管理层的各项改革以及社会经济创新发展需要一个健康稳定的股市,所以下跌的空间也是有限的。”湖北金鼎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惊涛表示,市场反复震荡仍难避免,拾级而上的慢牛也是趋势。

  北京格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可兴也认可结构性牛市的观点,他表示,2016年行情可能不是整体性,投资机会不会向2015年那么多。

  “低估值的蓝筹股机会较多,但是类似银行、煤炭、钢铁、房地产等行业的业绩未来不好判断,未必是好的选择。”张可兴认为,未来A股走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业绩好的蓝筹股,譬如消费类股票,无论经济环境多差,总有不太受经济影响的企业。这些行业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会有翻到一倍、三倍或者五倍这样的机会。

  此外,他提示投资者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股票已经处于泡沫期,未来一到两年,小股票行情大概率往下,创业板指数有可能再下跌一半,因此张可兴即使在创业板疯涨的过去两年中都没有买过创业板股票。但并不代表他的业绩差,旗下产品净值从2014年的0.8元到2015年底的1.5元,上涨了近一倍。

  北京天启德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岩则认为,2016年升幅不会太大,市场或将在3000~4000点区间波动。据了解,其公司管理的两只阳光私募产品在2015年也取得不错收益,天启螣蛇2015年收益184%,天启谷羊2015年10月成立,截至年底收益12%。

  私募排排网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告也显示,目前多数私募持上述观点。丰岭资本董事长金斌认为,未来希望出现大的牛市并不现实,我们买股票,涨跌主要看变化,而不是看现在的流动性强弱,明年更多的情况下是相对比较平衡的市场。

  青睐新兴产业

  对于2016年题材选择方面,多数私募基金经理看好新兴产业。今年公司产品回报率超过100%的深圳劲锋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锋基表示,在环境保护、国家支持和自身市场爆发的三重因素推动下,新能源电动车相关板块最值得看好,而其中拥有碳酸锂资源、电解液和制造电池设备的上市公司尤其值得重点关注。

  “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是新兴成长行业里我们最看好的题材。”杨惊涛表示,国家的目标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超过500万辆,市场的空间巨大,整个行业的产业链都将受益,不少公司2015年已出现业绩拐点,2016年将延续高增长态势。此外,杨惊涛预测,汽车在未来不仅仅作为代步工具,而是会成为继PC、手机之后的第三大移动终端,汽车的智能化在未来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汽车配件产业链将会发生估值重构。

  “集成电路板块受益于芯片国产化战略,同样会有不俗的表现。目前我国的芯片进口金额已超过原油的进口金额,芯片产业同时也涉及国家安全,中央和地方对半导体芯片产业的扶持力度也逐年增强,在国家战略强力扶持下,集成电路板块具有技术优势的公司将会脱颖而出。”杨惊涛说。

  望正资产基金经理韦明亮也认为热门题材主要还是集中在新兴行业,他的依据是在低利率的环境下,企业盈利很难炒作,只能沿着改革和创新炒预期。不过他也认为2016年经济有企稳的可能性,整个市场的上涨结构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届时银行股、周期股和地产股则有较大机会。

  而新兴产业中的“互联网+”概念依旧有较大机会。张可兴表示,由“互联网+”概念带来的新商业模式引发的变革将深刻影响企业的发展。他强调要精选个股,避免小股票,炒作概念股。

  尚雅投资董事长石波认为,到2020年新兴产业的市值会超越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布局必不可少。“明年要关注尤其新股热和并购热。”他表示。

  此外,大消费领域带来的文化、娱乐、教育、高端服务业以及由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医药、健康产业也是私募重点关注的领域。

  谨防内外部变数

  事实上,尽管多数私募认为2016年将开启慢牛行情,但是仍存在诸多变数,如何把握好震荡反复行情才是保持稳健收益的关键。

  从国内来讲,首先最大的变数是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低于预期。冯婷婷认为,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在“供给侧改革”趋势之下,传统经济结构的机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新经济下的结构性机会。目前宏观经济增长目标在6.5%~6.7%,如果不出现极端情况,经济大概率在6.5%以上,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进度,促进“旧经济”往新经济的转型。

  杨惊涛也表示,国家政策的推动以及政策力度的持续与稳定性对2016年资本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对于此类因素我们暂时难以进行合理的预估,只能在敏感时间点进行合理规避。此外,随着注册制的实施,相关配套的退市制度同样会推出,需要规避ST股和即将ST的股票,对于业绩较差的股票需要进行合理的甄别。”杨惊涛建议。

  此外,2015年监管层针对股灾采取的临时性措施,随着2016年这些措施的解除,可能会对市场预期带来一些变化。

  而外部影响因素最大的就是美国加息的频率和幅度。2015年美国在时隔七年之后重回加息通道,对全球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元的持续加息可能带来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陈天明表示,美国目前整体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如果2016年美国经济超预期增长,导致美联储加快加息节奏,会对我国外汇储备形成重大打击,导致人民币资产加速贬值。

  注册制利于股市长期发展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期限为两年。这标志着注册制落地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消息发布的首个交易日,沪指收盘跌幅为2.59%,但随后的交易日即翻红,市场并未出现较大震荡。而多数私募人士也认为,注册制IPO的到来,有望引导投资者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如果注册制IPO保持很好的发行节奏,有望形成良性的投融资体系,是有利于证券市场发展的。

  陈天明表示,从此前证监会表述来看,先放行发行节奏,后放开价格,缩短发行流程。注册制将会以试探、试错、逐渐放开的节奏进行。因此,注册制不会对市场造成很大的供给压力,基本不会盲目加快发行节奏。

  监管层推行注册制会循序渐进,但是冯婷婷也表示,A股扩容也会成为2016年的重点。首先,2016年“资产荒”的堰塞湖现象将继续强化,注册制相当于扩大股市池子泄洪;其次,有助于减少隐性的“壳”价值对市场的扭曲,促使市场回归价值投资;第三,加快供给也有助于促使资金更多的流向实体经济,提升直接融资占比;最后,市场热度明显回升,也为加快供给提供了条件。

  此外,在注册制推行前期阶段,存量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动力增强,尤其是在产业链具有很强整合能力的上市公司,将会加快并购整合。

  


(责任编辑: 李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