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盘点中国经济五大热词

2015年12月31日 07:59    来源: 北京日报     董禹含

  

  2015,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十二五”收官,“十三五”蓝图初定的交替中,中国经济大事纷呈,经历着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严峻考验。GDP增速放缓、股市波动的不安,与金融改革提速、创业大潮涌动、高端制造业寻求突破等乐观情绪相互交织,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浪潮影响着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让我们回首来时路,盘点收获的喜悦,也在冷静思考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被数字放大的焦虑

  实习记者 陈雪柠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这是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我国GDP增速首次跌破7%。

  从7%到6.9%,这0.1个百分点的变化,挑动了很多人的敏感神经,而中国这艘经济巨轮将如何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

  看到GDP破七,就像30岁生日时的莫名恐慌,数字总会将人们的焦虑放大。也许你还记得,2011年,中国经济告别双位数增长,那时就有人说盛世已过;2013年,中国GDP增速告别8%,又有人“预言”中国经济将陷入大规模动荡。如今,面对破七的变化,人们需要更多的冷静和理性:经济增长看素质,还是看数字,多数人心里已有答案。

  “我们现在正处于结构调整的爬坡过坎阶段,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需要调整。”对于工业生产和投资较为低迷的现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并不讳言。传统产业完成去库存、去产能化需要一个过程,短期来讲工业的下行压力难以回避。

  不过,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却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平时排不上队的热门餐厅现在有不少已经可以在APP上点餐排位。不必像往常一样担心过号重排,有了手机提醒,一边逛街一边等待,我们离美食又更近了些。搬家打扫卫生忙不过来,动动手指,专业的清洁人员就带着工具走进家门,价格大多也很实惠。服务业的发展正在大步前行,成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前三季度,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0%,连续三年处于上升态势。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GDP破七并没有影响“买买买”的节奏。在不久前的“双11”购物节里,阿里全天交易额达到912.17亿元,其中无线交易额占比接近70%。开场1分12秒交易额破10亿元,12分28秒破100亿元,33分53秒破200亿元……不断刷新的数字让人惊讶,毕竟去年“双11”破百亿的时间超过了38分钟。“你买了吗”代替“你吃了吗”成了“双11”之后不少人见面的问候语。消费,成为“三驾马车”中的最大亮点。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物价因素之后实际增长为10.5%,而且增速在逐月提高,对旅游、保健、卫生、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

  在专家看来,如果为保增长而一味强刺激,不仅会加剧产能过剩,而且会加大经济的波动。在新常态下,如何确保增速换挡不失势,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15年GDP增长预期目标是7%左右。从保“点”目标变为区间目标,就是由高度关注GDP转变为更加关注就业、物价、居民收入等民生指标。就像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中途对速度的调整有利于进一步释放身体潜力。在合理区间的基础上,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是实现动力转换和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

  A股走出“黑暗期”

  本报记者 董禹含

  11月6日,证监会宣布停摆了4个月的新股发行重新启动,这标志着A股大跌的“黑暗期”正式告一段落。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大盘走势回归常态化,市场信心也缓慢复苏,股市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

  回顾A股的2015年,期间经历了数轮牛熊转换,十几年的走势被压缩至几个月内上演。查看上证综指今年的走势图,会发现它绝对是一座陡峭的山峰。延续去年年底的“牛气冲天”,上半年大盘任性上攻根本停不下来,沪指一举站上了5000点的高峰,半年时间里累计上涨50%。这期间还捧出了不少连拉涨停、股价狂飙的“大牛股”,如创业板的安硕信息脱离业绩不佳的基本面,股价最高时升到470元。

  “都不好意思说没入市,关键是随便扔点钱就能赚!”牛市行情火爆的同时,全民炒股的“盛世”再度降临,新开户的“小鲜肉”、找回休眠账户的老股民、急着开通两融业务的玩家……各家券商营业部里座无虚席。同时,一人多户放开,券商们打响了客户争夺战,佣金低至万分之二。

  正当股民们热切期盼着“6124制高点”出现时,形势却急转直下。5月28日,沪指大跌6.5%;6月26日,沪指跌7.4%,创业板跌近9%,超过2000只个股跌停。沪指从5200点持续下跌,一个交易日千股跌停以及振幅10%都不算稀罕。

  成也杠杆,败也杠杆。融资融券、伞形信托、分级基金与场外配资等杠杆资金的驱动,助推了A股的一波猛涨;同时,也正是去杠杆引起的连锁反应,使得A股又经历了一轮深度调整。

  在券商组团稳定市场、汇金入市、央行出手、IPO暂缓、央企承诺不减持等一系列重磅利好刺激下,股市急速下跌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从此,A股渐渐回归常态化,用近4个月的时间,从3000点努力攀升至目前的3600点左右。

  “在A股摸爬滚打了一年,见证了很多股市奇观,但小散永远是被收割的对象。”股民小佟如此回顾炒股这一年。也有人说,A股2015年的疯狂演出终究是在平静中落幕了。

  而乐观的是,A股近几个月的修复期里,多项制度完善措施接踵而至,三大交易所推出熔断机制,给A股装上保险丝;注册制的脚步也愈发临近,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证监会将制定《股票公开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外,管理层打击违法贪腐力度也进一步加大。“私募一哥”徐翔被抓;中信、国信等券商被立案调查;证监会多名高官落马……这些都表明当前管理层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

  “注册制改革尽管会对存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它对于培育长期牛市,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爆发点。”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说。

  来中关村喝一杯咖啡

  本报记者 潘福达

  5月7日,3W咖啡的“总理同款”香草卡布奇诺卖疯了,因为这儿是李克强总理到访中关村创业大街的重要一站。李克强“入乡随俗”地喝了咖啡,看了路演,和创业者聊天,他鼓励创业者:“今天你们的路演,就是明天成功的预演。”

  总理的到来,让创业大街这片“创业圣地”再次沸腾。3W咖啡、车库咖啡、Binggo咖啡……这条200多米长的街上遍布咖啡馆,不过咖啡的味道并不重要,创业者来这里“朝拜”,是为了找到投资人和合伙人来支持自己创业。

  2015年,创业潮真的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关村创业大街上的创业者,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的“创客”人群的缩影。6月份,一周岁生日的创业大街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日均孵化创业企业1.6家,每天平均有一家企业获得融资,平均每家企业融资500万元……

  “总理来访,对创业团队和创业服务团队激励都很大,未来创业人员还会有一个大增长。”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为创业者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的51社保联合创始人胡万军说。的确,不少“驻扎”这里的创客们都发现,创业大街变得越来越热闹了。6月的一个周末,刚刚辞职准备创业的王宇初入3W咖啡,紧张而兴奋,最初只是悄悄聆听周围人谈论的内容,不过很快,他就融入到了这个群体,大声分享着各类项目的“idea”。

  “一块砖头掉下来,砸到的不是创业者就是投资人”,这句圈内的玩笑话印证了创业潮的升温。哪怕你不是创客,也能从APP商店里窥视出创业的疯狂——各类APP更新迭代,从B2B、B2C到O2O,丰富的项目运作模式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疯狂的节奏终究不可持续。从“十一”前后开始,陆续传出大批创业公司死亡的消息,对“资本寒冬”的担忧笼罩在了创业大街上空。很多手握商业计划书的创业者渐渐发现,融资的门槛悄然抬升。随着股市动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创业投资者们从唯恐错过优质项目的“大干快上”,变成了谨慎克制的“细审严投”。

  创业大街的咖啡是否真的变凉了?

  “死亡名单不可怕,创业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低存活率。”一位活跃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创业“老兵”很是淡定。著名投资人徐小平也强调,寒冬对于“好项目”并无太大影响,“寒冬”能够去伪存真,留下那些真正有商业价值的创业者。在专业人士眼中,创投领域的适度降温,是理性回归,能挤出创业潮中虚夸的泡沫,更有利于培育健康稳定的创业孵化环境。

  10月下旬的“双创周”,北京再迎创业者的狂欢派对,中关村管委会也郑重宣布,创业大街将转型升级,延长至7.2公里,打造更具规模的创业创新资源聚集区。资本寒冬难挡创业热情,2016年的创业潮,注定还将继续汹涌澎湃。

  金融国际化提速

  本报记者 孙奇茹

  12月1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作为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之后“入篮”的第五种货币,人民币“入篮”,意味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认同,是人民币全面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里程碑。

  “从宏观的象征意义上来看,中国此次‘入篮’的意义堪比当年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甚至意义更大。”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评价。

  的确,在2015年最后一个月落地的“入篮”消息,也成为中国金融市场近年来加速改革的完美批注。过去一年,放开利率管制、调节人民币中间价机制、赴海外发债……中国金融市场和监管层几乎一刻也没闲着。

  首先是逐步放开利率管制。过去一年多,央行利用2014年11月开始的5次降息窗口,将存款利率上限从最初的1.1倍,逐步扩大至1.2倍、1.3倍、1.5倍,并在今年8月取消一年期以上存款利率上限。10月23日,央行宣布取消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至此,历经近20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终于基本完成。

  此外,作为利率市场化最重要制度保障的《存款保险制度》,也在今年5月正式开始实施。

  为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央行今年首次赴海外发债。10月20日,央行首度走出国门,在伦敦成功发行了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央行还通过调整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先后放开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不断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正如“入世”倒逼国内政府和企业改革转型一样,加入SDR也将成为深化国内金融改革、促进相关主体加速创新的动力。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对国内金融机构来说,与国际市场竞争相对隔绝的“好日子”结束了,但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也来临了。

  加入SDR,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将产生影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提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人民币,以及用人民币来广泛地开展各种交易,未来持人民币出国旅游、购物时进行兑换和支付会更加方便。

  值得注意的是,“入篮”并非一劳永逸之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SDR货币篮子每隔5年进行一轮新的评估,已进入SDR货币篮子的主权货币达不到规定条件可能“出篮”,新达到SDR货币篮子条件的主权货币将“入篮”。这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和金融发展获得“入篮”新机遇的同时,新的挑战已经在路上。

  C919破茧成蝶

  实习记者 范晓

  11月2日9时45分,国产C919大飞机在上海惊艳下线,这是自2008年中国宣布将自造大飞机后,这款背负着中国高端制造业梦想的大型飞机首次整体亮相,成为继波音737和空客A320之后,全球70吨级干线客机市场第三位强有力的竞争者。

  在中国商飞浦东总装制造中心,空气中掺杂有些许海水的咸味。作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于2008年开始研制,计划于2016年首飞。

  “目前很多飞机零部件都是中国制造,天天在天上试飞。C919经历了将近七年的时间,做了大量设计、计算、测试,我肯定愿意第一个坐这架飞机。”中国商飞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感慨地说。

  他的此番感慨,不仅缘于情感因素,更来自于对国产大飞机的“技术自信”和“安全自信”。据介绍,相比竞争机型,C919“更安全、更经济、更舒适、更环保”,尤其客舱空间具备较大的优势。

  平时坐飞机,旅途中最痛苦的莫过于遭遇气流时的颠簸和飞机快速爬升时带来的耳压变化。而乘坐C919时,这些不舒适的体验将被有效降低。C919的客舱结构增加了减震系统,能够尽可能地缓冲飞行中的颠簸,同时在客舱内壁设置了单独的通风口,以更好地调节机舱内的气压变化。

  为了国产大飞机“首秀”,设计团队通过反复试验比对,努力将飞机设计实现最优。比如:在机头部位,相比波音737和A320所采用的6块挡风玻璃的设计,C919的机头只有四块大面积挡风玻璃,这不仅显得“眼睛”更大,更美观,驾驶员的视野也更宽广了;客舱采用更宽阔舒适的座椅,给乘客带来更舒适的飞行体验。

  胡师傅是有着35年工作经验的高级钳工,在他手中诞生了近10万个飞机零件。“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自主研发,不照搬欧美公司,所安装的每个零件都精益求精。”

  中国商飞大型客机C919项目常务副总设计师陈迎春有着同样的自信:在C919项目设计上,飞机总体方案自定,气动外形由中国自主设计、自主试验完成,飞机的机体从设计、计算、试验到制造全是中国自己做的,系统集成也是由中国自主完成。

  在评价一个新机型是否成功时,订单一直都是重要的指标之一。截至目前,C919大型客机已经收获来自国内外21家客户的517架订单,客户包括国航、东航、南航、海航等航空公司,以及工银租赁、建银租赁公司等航空租赁公司,国外客户包括美国GECAS和德国普仁航空等。

  随着C919首架飞机下线,大飞机即将与高铁、核电并列成为中国高端制造的“三驾马车”。有了高铁、核电的成功经验在先,大飞机的国际化道路有望走得更为顺畅。未来,蓝天中翱翔的将不仅只是波音和空客的欧美客机,国产大飞机也将冲上云霄,展翅高飞。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