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阳谋?阴谋?新三板挂牌公司为何大面积零成交

2015年12月19日 11:10    来源: 新三板小牛    

  数据显示,截至12月14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达 4695 家。虽然挂牌公司在不断增加,但由于缺少对手盘和无价无市,这 4000 多家挂牌公司中,有超过 2700 多只股票自挂牌首日起尚未成交一笔,流动性堪忧。

  以本周一为例, 4695 家挂牌公司当天只有 785 家实现成交,成交金额 9.40 亿元,其中做市转让成交 606 家,成交金额 5.82 亿元;协议转让成交 179 只,成交金额 3.58 亿元。

  证券日报的分析认为,目前市场的流动性匮乏,一是来自于新三板市场的投资门槛过高,限制了新投资者和资金的入场;二是目前市场竞价交易制度缺乏,做市商之间做市策略博弈激烈,市场整体交易环境并不完善,做市商 难以主动提供流动性,无法令市场交易活跃。

  对于流动性这么大的问题,小兵自认为不够专业不敢妄议。今天,小兵就来浅议一下,为什么明知会出现零成交的情况,那么多的公司还是要拼命挤上新三板。

  到底是为什么呢?小兵总结为两点:名和利。

  首先来说说名。小兵注意到,很多新三板公司在挂牌前还是有限责任公司,为了上市才匆忙完成改制。而我国现行《公司法》中规定股份制公司成立第一年内发起人股份不能转让。这就意味着,包括小兵昨日提到的虎嗅科技等众多仅仅是为了挂牌而改制的公司,由于没有后续增发股份,其在上市后近一年的时间里是无股可转的。

  也就是说,这些公司是明知挂牌后会零交易的。他们的上市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完成占坑以及品牌和公司知名度的提升。

  “ 有了名份怎么都好说,毕竟多数人对资本市场并不熟知,很多人一听说在新三板上市就觉得很厉害。”实际上,改制挂牌本身确实增加了企业的信用。有的企业挂牌后的估值猛涨。

  而突击改制的好处还有就是规范了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财务制度规范化。很多企业在初期都存在这资金使用上的不规范,如虎嗅科技,其在改制前公司高管李岷和蔡钰均出现过长期、大额借用公司资金的问题,这显然是很忌讳的,但挂牌前这些钱都完璧归赵了(好像没说给给利息)。

 

  在这方面,新三板的要求并不苛刻。在实际过程中,多强调的是披露完整,再就是知错就改以及再不犯错。之前就有一些挂牌后依然占用资金的,股转系统就公开批评过。但小兵认为,紧紧批评是不够的,要有长效机制确保不再犯错才是根本。

  最好的办法是,未来,对于关联方尤其是高管违规占用资金要严格监管,具有类似属性的关联交易也要履行决议和披露程序,而且披露的要越细越好。如有严重违规,直接退市。

  说的有点远了,我们回到为什么的回答上来。之所以很多公司明知道无法成交也要上新三板,是因为,在现行的制度下,挂牌后及时无法交易依然是可以变通实现套现的。

  这就是小兵要讲的另一个原因:“利”的驱使。

  因为在挂牌之后,除了做市和协议转让外,包括定增、发行私募债、股权质押以及并购,甚至是壳资源转让,这些都将在挂牌后成为可操作的步骤。

  小兵这里面着重说说定增。由于定增的股票是没有限售期的,机构就牢牢盯着定增这块。

  “ 拿到定增份额!这个套利机制疯狂的很,好公司拿到了就发财了。”有投资人士坦言。

  举个众所周知的例子, 1 月 26 日,任国斌等 10 名投资者以 1.5 元 / 股的价格参与分豆教育的定增,平均获配 68.13 万股,平均获配金额为 102.19 万元。如果按照 11 月 13 日 38.89 元的收盘价计算,平均浮盈 2547.19 万元,浮盈比例为 2492.67% 。

  这样的机会你会不动心?谁又是最大受益者?答案不问自明。

  而金融小兵了解到,这样的市场机遇不仅吸引着公募、私募机构,也催生了很多掮客,这其中,有财经媒体背景的不少老记者也转型其中,据传收获颇丰。

  当然,在实操层面,关于定增套利的办法和手段还有很多,小兵就不一一举例了。

  最后,还是给股转系统提个建议吧。类似虎嗅这些僵尸挂牌企业,是不是可以学习公募基金,按开放式和封闭式分类,在无股份可转让的时候,投资者也是不可报价的。只有股权可转让后并转让开放式挂牌池才可以允许投资者报价。这样,既避免投资者耽误时间和精力,也避免了某些公司为了炒作找人故意高报价格,误导投资者。金融小兵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