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打新基金收益率大降 新股涨3倍基金仅赚0.14%

2015年12月11日 08:25    来源: 上海金融报    

  上周末,首批发行的10只新股获配结果全部公布。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共有422只公募基金至少获配一只新股,合计获配新股金额达到2.4957亿元,其中共有84只公募基金实现"十发十中"。不过,虽然打新基金"中靶"概率很高,但收益率却难显往日荣光。业内人士建议,对于依然对打新基金有兴趣的投资者,在选择打新基金时应作多方考量。

  打新基金收益率大降

  上周,首批10只新股重启IPO程序,中意无风险收益的资金大举进入打新基金,部分产品规模暴增,多只基金因资金涌入而关闭申购通道。数据显示,有超过80只混合基金宣布,暂停申购或大额申购(A/B/C类分别计算),限制大额申购金额从1万元至2000万元不等。

  同时,"为打新而生"的新基金也纷纷成立。公开数据显示,仅11月17日一天,就有10只基金成立,合计募集资金达到210.7亿元,其中,9只产品募集期仅为一天。国投瑞银新活力、中融新经济、中欧琪丰、招商丰享等产品募集规模都在25亿元附近,业内人士推测,上述产品均为此次打新而成立的定制产品。

  不过,虽然打新基金风生水起,但收益率却并不乐观。从上周公布的信息测算,公募基金中签率仅为0.48%,即使打中10只新股,每只新股上市之后大涨3倍,对于单只基金也仅能贡献0.14%的收益率,形同鸡肋。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打新收益率下降趋势可能愈演愈烈。今年11月初,证监会发言人邓舸指出,新股发行为了抑制巨资炒新,将取消现行的新股申购预先缴款,改为定配售数量后再缴款;小盘股取消询价环节;证监会将修订IPO办法,督促交易所、券商和登记公司技术改造。邓舸表示,针对巨额打新资金取消现行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强调新股申购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券商不得接受投资者全权委托申购新股。

  如果从明年开始,打新不用再冻结资金,即只要有仓位,就可以参与打新,可想而知,中签率将大幅降低,打新基金资金实力的优势便不能明显体现。此外,个股收益率也会略微下降。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测算,即使表现较好的打新基金,未来年化收益率也就在6%至8%左右。

  博时基金杨永光认为,保本基金作为牛市可攻、熊市可守、猴市以稳著称的品种,将是明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配置佳品。结合保本、打新、高杠杆的特性,保本基金有望取代打新基金在整个基金体系中的位置。

  综合选择打新基金

  那么,那些仍愿意投资打新基金的投资者又该如何选择呢?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分析师李颖表示,基金的打新意愿和打新能力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在选择具体的打新基金产品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基金仓位、基金费率以及基金规模等。

  首先是基金仓位。现在参与打新的基金多是灵活配置型基金,此类基金可以灵活调整股票和债券的投资比例。"如果某只基金的股票仓位较高,那么其打新所获得的收益,在市场的大幅波动下可能会被抹杀。"李颖指出,今年以来这一特点体现得非常明显。

  其次是基金费率。"基金的管理费率各有不同,部分基金为了防止投资者短期进入博收益,对短期赎回制定了较高的惩罚费率。这样一来,申购费加上赎回费,收益或不及成本。"李颖表示,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可选择综合费率最低的打新基金,包括管理费率、申购赎回费或销售服务费率等;持有时间短的投资者首选C类收费模式,该模式一般免申购、赎回费,只收取0.4%至0.6%/年的销售服务费,销售服务费根据客户的基金资产按日计提,逐日累计,在赎回或转换时结算收取。

  第三,需要观察基金规模。通常来说,基金规模在20亿元左右比较合适。规模太小,可能是公司实力较小,影响可以参与打新的资金量;规模太大,获配新股对收益的贡献将被明显摊薄,而且如果某只基金有持续申购资金进入,前期积累的收益也会被摊薄。李颖指出,部分基金公司本着对持有人负责的态度,会通过"暂停大额申购"等措施主动控制基金规模。

  第四,不要只买一家基金公司的打新基金。投资者购买打新基金时,应该做到适度分散。

  此外,钱景财富副总经理、研究中心主任赵江林认为,在选择打新基金时,首次可选择一些业绩较好的老基金,即使打新的结果最终不尽如人意,但也可以凭借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在二级市场上赚钱。

  其次,投资者可关注网上发行前一个交易日每个新股的发行公告,在这个公告中,会列出该新股申购的机构和基金的入围股份数。知道了这些数据,就能了解哪些基金成功申购到新股,以及申购数量是多少。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公告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配售结果公告》。在该公告中,上市公司和承销商会宣布,哪些机构和基金具体中签的股份数是多少,可算出公募基金的中签对应金额以及对应的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