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壳资源最后盛宴?世纪游轮上市4年不如卖壳20天

2015年12月10日 07:14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最近的一个月里,58岁的重庆“船王”彭建虎一定对这句话感受尤为深刻。

  因史玉柱旗下巨人网络拟借壳重组,12月8日,2011年3月上市以来股价大多徘徊在20元到40元区间的世纪游轮,迎来复牌后连续第20个涨停,报收212.94元。身为世纪游轮董事长的彭建虎及其儿子所持有的4861万股,在不到1个月时间里,市值一路飙升至103亿元,“最快百亿富豪”父子由此诞生。

  引人关注的是,在巨人网络“染指”前,彭建虎所带领的世纪游轮主业副业均饱受煎熬,业绩持续亏损,一度举步维艰。无奈卖壳,却意外造就百亿富豪。不过,随着注册制的推进,新股发行速度将大大加快,壳资源稀缺性无疑将会下降。就在12月9日,国务院和证监会均就注册制发声,意味着注册制步伐加快。有媒体统计,有20多家类似巨人网络这样的中概股有望回归A股,世纪游轮式的疯狂炒作会是壳资源最后的疯狂吗?

  “巨人”下的百亿富豪

  彭建虎辛苦打拼实业数十年,不过换来十亿身家;巨人借壳后,不到一个月便轻松成就百亿富豪。这种乌鸡变凤凰的神话,导致A股借壳重组概念经久不衰。资本市场上押宝重组股的投资者也不在少数。

  10月30日晚,在发出40余份停牌进展公告,重组标的也从最初传闻的九鼎投资和信利光电变成世纪游轮。最终重组预案显示,世纪游轮拟以29.58元/股价格向巨人网络发行约4.425亿股股票,购买巨人网络100%股权,交易对价预估值达130.9亿元;同时,向公司目前的实际控制人彭建虎出售公司原有的游轮资产,交易价格约为6.27亿元。

  重组完成后,世纪游轮总股本从6545万股增加到5.08亿股,世纪游轮目前的大股东、董事长彭建虎持有4372.17万股,其子总经理助理彭俊衍持有489.5万股,持股比例将分别稀释下滑至8.60%、0.97%。

  11月11日,世纪游轮伴随着“双十一”盛宴复牌,此后一口气在A股市场上连续演绎了20个涨停,股价报收212.94元,位居两市股价排行榜第四名,较去年10月27日31.56元的收盘价暴涨572.79%,俨然成为股市耀眼明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彭建虎所持股份的市值也一路飙升为93.1亿元、其子彭俊衍的股份市值为10.42亿元,合计市值103.52亿元。2011年3月2日,世纪游轮首发1500万股募资4.5亿元,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成为内河游轮第一股,彭建虎父子当时身家为16.76亿元。之后,父子二人持股市值一直徘徊在10多亿元。

  为何“换了一套马甲”,世纪游轮就能达到如此惊人的涨幅?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A股固有的炒作因素外,经济转型的理念也逐渐在资本市场深入人心。当前,传统制造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正处于一个地位更迭的时期:而这从世纪游轮停牌前的股价和昨日的收盘价的差距上即可窥见一斑。

  卖壳背后的无奈

  事实上,过去两年彭建虎过得并不轻松。世纪游轮业绩大幅下滑,成为其最大的心病。

  2015年10月24日,世纪游轮发布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实现营收约1.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95%;净利润约-2201万元,上年同期为442万元。

  早在2011年3月,世纪游轮登陆深交所时,公司主要从事内河豪华游轮休闲旅游服务的开发和运营,属于“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其拥有的“长江航运IPO第一股”、“游轮第一股”、“重庆旅游企业第一股”、“全国旅游业民营企业第一股”四大头衔,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的眼光,发行市盈率高达81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世纪游轮之所以业绩不振,一方面原因在于世纪游轮在长江内河游旅游业一家独大的时代远去;另一方面则是2012年起“三公消费”受抑导致整个游轮市场萎缩,世纪游轮为此受到很大冲击。

  彭建虎之子彭俊衍公开表示,世纪游轮资产重组出于迫不得已,其预计今年将亏损2000万到2500万元,公司置入互联网优质资产,剥离游轮资产,符合广大股东特别是中小股民的利益。

  多名重庆资本市场人士认为,彭建虎将世纪游轮卖壳重组非常明智,符合其善于资本运作以及铁腕舵手的称号。不少重庆资本人士在谈及彭建虎的创业发家史时,均认为其敢担当、有魄力是其成功的首要因素。“他最初组建游轮公司就是抓住了当年三峡旅游的黄金期,抢先占领了市场份额,并且眼光长远提出豪华游轮的发展模式。”重庆资本市场分析人士唐熙说。

  唐熙等分析人士认为,彭建虎能一个月速成百亿富豪变身人生赢家,除了“巨人标签”加身,也与他个人对市场的准确把控有关,“因为他知道在什么时机退出更好!”

  而随着注册制的推进,一旦正式推出,壳资源的价值无疑将会下降。不过证监会12月9日表示,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一步到位,对新股发行节奏和价格不会一下子放开,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

  光大证券指出,在注册制改革的过程中,壳价值依然存在,大量的上市后备军让市场在短期内无法通过IPO消化。川财证券分析师李皓舒则公开表示,2016年上半年壳资源将面临最后疯狂。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