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恒大“射门”保险 输血房地产解决现金流问题

2015年12月01日 08:02    来源: 时代周报    

  11月21日晚间,恒大1比0击败阿赫利,“恒大人寿”借恒大夺得亚冠冠军搭车出场,与此前恒大冰泉、恒大粮油、恒大咔哇熊乳业等如出一辙,恒大人寿以占据恒大球衣“黄金位”的方式首秀。

  一贯善于品牌营销的许家印,再次拔出手中的“足球”宝剑,与此前不同的是,许此次将球对准了金融保险业的大门,很长时间未为子公司站台的许家印22日出席了恒大人寿的发布会。

  恒大明确称,恒大人寿的资产规模要在2018年底达到1000亿元以上。11月23日,恒大人寿举行千人誓师大会,并高调宣称将在12月底前,确保保费突破100亿元,力争300亿元。

  北京一家寿险公司总经理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认为,借助恒大集团全国领先的小区资源等优势,如果产品收益率年化达到4.5%,实现一个月百亿保费的目标应该问题不大。同时,借助恒大上市公司融资,还可解决保险公司的赔付问题。

  这还仅仅是短期目标,从资产规模三年内增长近26倍的长远规划,不难看出恒大的投资野心,因为资产规模直接挂钩不动产、权益类投资等各大类投资。

  “恒大地产想借助保险牌照带来长期现金流,以此来与房地产调整周期进行博弈。”一位不便具名的财险资管投资运营部总经理对时代周报记者直言,为什么前海人寿、恒大人寿背后都是地产商,主要是想借助保险牌照,扛到地产行业复苏。

  不仅如此,恒大还可利用保险投资对接更多领域。“目前保险资金投资相当于全放开,比券商、银行等投资范围更广,还可能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方式,间接为一些企业提供融资。”上述财险资管投资运营部总经理说。

  倚势激进:一个月拿下百亿保费

  恒大夺冠消息持续发酵,恒大人寿伴着赛事的余温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线。

  11月22日,恒大地产对外公告称,此次收购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新大东方(600327,股吧)”)50%股权,主要是基于集团进军保险业务的战略部署。

  就在同日,恒大集团召开了发布会,旗下保险公司恒大人寿正式对外亮相,原平安创始人之一的李钢加盟担任常务副总裁。据悉,在恒大集团内部,李钢担任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恒大金融集团董事长,协助许家印主席具体分管金融产业。赵冬梅留任恒大人寿董事长,原北大方正人寿总经理李平出任总经理一职。

  发布会当天,许家印、恒大集团总裁夏海钧等恒大高层悉数出席发布会现场。在发布会次日,恒大人寿举行千人誓师大会,现场宣布将在12月底前,确保保费突破100亿元,力争300亿元。

  一位接触过李钢的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李钢在保险业有约30年经验,除了筹建平安,同时还发起筹备生命人寿并担任首任董事长,从他过往经验来看,恒大人寿或将延续激进的风格。

  这从其一个月内实现百亿元保费、三年资产过千亿的目标亦不难觉察。事实上,在很多中小险企的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年百亿元保费规模,要经过五至七年的发展,有的甚至更久,而恒大人寿给出的期限却是短短一个月。

  如何在一个月内完成百亿保费?恒大在公告中解释称,恒大人寿将依托恒大集团强大的实力、品牌、资源、团队等优势,迅速做大做强。恒大集团现已开发300余个项目及项目涉及逾数百万居民的小区资源。

  中金公司11月27日发布研报称,互联网渠道有望从2016年开始对寿险行业有实质性贡献。据和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互联网保险寿险销售规模同比大增3.3倍,达1118亿元,占比也由去年同期的2%提升至6.3%。

  “银保此前是保险公司做大保险规模最有效的渠道之一,而网销逐渐成为新兴的渠道,但网销保险更多的是数量取胜,单笔规模较小,而且由于监管趋严,部分产品能否网上销售并不明确。”北京一位不便具名的寿险公司总经理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恒大集团此前的业务资源的确为其规模效应提供了支撑,比如和银行之间的合作,很容易拉升规模,“长期来看,银保或是恒大人寿最倚重的渠道”。

  值得关注的是,11月21日,恒大与中国邮政集团战略结盟,在开展保险代销、代收保费、代付保险金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另外,恒大集团近几年与中国农业银行(601288,股吧)、中国银行(601988,股吧)等多家金融机构展开合作,或为其日后的银保渠道埋下伏笔。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其官网资料发现,很多产品仍以中新大东方命名,产品销售渠道包括营销员、银保等。

  尽管今年前三季度,中新大东方人寿的规模保费仅约23亿元,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借助恒大集团的力量,一个月内冲击百亿元保费仍有可能。

  前述北京一家寿险公司总经理进一步分析称,恒大人寿目前有五家分公司,如果推出产品年化收益率在4.5%左右,一个月实现百亿元的规模是有可能的,这样加上分销费用,整个融资成本约在7%。

  输血地产:看重资本运作空间

  许家印的野心绝不仅是百亿保费,他在发布会中明确宣布,恒大人寿的资产规模要在2018年底达到1000亿元以上,这意味着恒大人寿三年后的资产规模需要较年中(37.22亿元)增长近26倍。

  许家印公开表达三年目标并非空穴来风。今年8月,中新大东方人寿两大国有股东转让所持有的50%的股权,转让价格为16.03亿元,而转让限制条件中明确指出,受让方需承诺在三年内,使公司资产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发现,在股权转让中,另一家地产公司也加入竞拍行列,不过最终恒大地产集团(南昌)有限公司以39.39亿元竞得,溢价1.46倍。

  对于这一价格,一位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评论称,伴随各路资金欲抢夺保险牌照,保险牌照越来越难批,这一价格已经很便宜。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排队等待审批的产寿险公司已有超百家,根据公开的2015年11月的统计资料显示,前10月,各路资本欲发起申请的寿险公司共51家,仅有中华联合寿险获得通行证。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中新大东方业绩表现差强人意,却仍被恒大揽入怀中。据挂牌信息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中新大东方营业收入6.62亿元,净利润仅有270.31万元;总资产37.22亿元,总负债31.22亿元,净资产约5.99亿元。且从2009年到20014年,中新大东方一直持续亏损。

  许家印对于长期亏损的中新大东方,并未提及盈利目标,而是更看重其资本运作的空间。正如恒大地产公告中所说:“目前,中国保险业已步入高发展期,保险牌照具有独特的资本投资价值。”

  据了解,资产规模与投资规模密切相关,按照《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境外投资的账面余额占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分别不能高于30%、30%、25%、15%,其中不动产投资中便包括商业地产。

  毫无疑问,此次收购保险牌照可为恒大地产项目进行输血。

  “保费流入保险企业后,大多是直至保单到期才会被释放出来,保险公司也成为吸金利器。”招商证券(600999,股吧)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近几年像前海人寿、生命人寿都是借助银保、网销等渠道实现保费规模的提升,从而为其投资行为实现低成本融资。

  最惠保创始人陈文志则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保险牌照成为各路资本竞逐的对象,对他们而言,拿到寿险牌照意味着将带来更多的资金,由于牌照的稀缺性,一些企业更是不惜花重金,而且保险行业本身的前景也被业界看好。

  “恒大地产想借助保险牌照带来长期现金流,以此来与房地产调整周期进行博弈。”一位不愿具名的财险资管投资运营部总经理对时代周报记者直言,为什么前海人寿、恒大人寿背后都是地产商,主要也是因为地产行业面临调整期,现在银行贷款很难拿得到,因此想借助保险牌照,扛到地产行业复苏。

  对接实业:保险资金投资全能

  “恒大集团的发展基本格局是以房地产为基础,互联网金融为两翼,带动相关产业高速跨越发展。”许家印此前曾如是公开表示。

  从最新产业规模数据来看,恒大布局全国第一。恒大住宅产业在170多个主要城市拥有大型项目400多个;快消产业在全国发达地区设立747个销售分公司,130多万个销售网点,两大产业规模均领先全国同行。在业内人士看来,正是恒大集团全国第一的社区规模与潜在消费群,为保险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客户资源;同时,保险业务将为恒大主业发展提供现金支持。

  更重要的是,在投资端,政策已为保险资金投资实业打开大门。据初步统计,2012年以来,密集发布的十几份投资新政不断为保险资金松绑,除了黄金、大宗交易,保险资金在投资方面基本实现全能。

  “目前保险资金投资相当于全放开,比券商、银行等投资范围更广,而除了不动产投资以外,保险资金还可能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方式,间接为一些企业提供融资。”上述保险资管人士指出,保险资金有长期的投资需求,从目前情况来看,保险资金整体融资成本在7%-8%之间,比银行贷款、信托等渠道要低。

  前述北京一家寿险公司总经理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对于恒大人寿而言,拿到保险牌解决企业现金流问题,同样还可以通过上市公司融资来解决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目前,恒大已开始布局医疗、养老等领域。11月29日,湖北省首家恒大“互联网+”社区健康管理中心落地,也是继广州、长沙、南昌之后的第6家。同时,恒大健康险可与医疗资源对接,业内预计,恒大可以将保险与实业地产的经验相结合,打造“医养结合”的模式。不过,尽管泰康、合众、平安、新华等多家保险公司都在尝试养老社区、医养结合等模式,但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均认为,恒大人寿大规模打造养老、养生社区可能性不大。“医养结合、养老社区如何盈利都在探索当中,而且资金回流慢,现在在做的也只是小规模的尝试。”前述北京一大寿险公司总经理说。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