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产业资本持续出手 斥资逾240亿元增持153家公司

2015年11月30日 07:21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任小雨

  11月份以来,尽管A股市场呈现震荡整理的态势,但产业资本增持股票的表现十分活跃,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显示,剔除个人股东后,11月份以来产业资本净增持153家A股上市公司,增持股份数量为15.30亿股,增持金额达243.75亿元。

  具体来看,11月份以来共有28只个股累计受到产业资本增持超亿元,增持金额为223.59亿元。其中,浦发银行累计增持金额最高,达到153.95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南玻A,累计增持金额为11.43亿元,而欧菲光、川投能源、海南椰岛、慧球科技、中安消、华谊兄弟、大东海A、银河生物、丹化科技、天兴仪表、匹凸匹、南方泵业等个股产业资本期间累计增持金额也均在2亿元以上,分别为6.12亿元、5.09亿元、4.92亿元、3.09亿元、3.07亿元、2.74亿元、2.58亿元、2.55亿元、2.29亿元、2.14亿元、2.14亿元和2.08亿元,此外产业资本累计增持超亿元的个股还有富安娜(1.88亿元)、科斯伍德(1.87亿元)、冠昊生物(1.84亿元)、科恒股份(1.64亿元)、雏鹰农牧(1.63亿元)、泰禾集团(1.39亿元)等。

  保险资金依然是11月份以来的增持主力,4家被险资增持的上市公司,其股票被增持市值合计达166.89亿元,占11月份以来总增持市值近七成。其中,浦发银行被富德生命人寿保险19次增持9.33亿股,涉及资金153.95亿元;前海人寿在上月增持万科A后,本月又增持了南玻A和合肥百货,涉及资金11.43亿元和1.32亿元;精达股份则被华安财产保险增持,公告显示,在9月2日至9月15日、9月17日至11月20日期间,华安财保先后增持了479.329万股和387.398万股。增持后,华安财保持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43%。相关资料显示,华安财保为特华投资一致行动人,此次增持正是为了完成特华投资或其关联公司7月份提出的,拟计划通过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定向资产管理等方式增持公司股份的承诺。

  从增持较活跃的行业来看,11月份以来产业资本增持的153家公司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计算机、化工、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五大行业,医药生物行业占17个席位,增持市值达5.70亿元;计算机行业占15个席位,增持市值达7.22亿元;化工行业占15个席位,增持市值达6.96亿元;机械设备行业占14个席位,增持市值达4.08亿元;电气设备行业占13个席位,增持市值达7.14亿元。

  事实上,不管是产业资本的任性举牌,还是大股东、高管逢低出手,都给了投资者买入的理由,相关公司的股价表现出色。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以来获产业资本净增持的153只个股中,119只个股期间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占比77.78%。其中,海南椰岛、德尔未来、慧球科技、万润科技、光环新网、瑞和股份等6只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均在50%以上,分别达到65.19%、58.16%、57.23%、52.43%、52.19%和51.47%,雏鹰农牧、美盛文化、亚玛顿、恒信移动、冠昊生物、聚龙股份、道明光学、恒泰艾普、依米康、德威新材、东阳光科、岭南园林、梅泰诺、新开普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也均在30%以上。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14家公司斥资367亿元回购      2015年08月28日
  • · 万科拟斥资100亿回购A股      2015年07月07日
  • · 刘益谦23亿元入股三公司      2015年06月02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