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1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仅2.8% 入冬遭遇个人客户冷眼

2015年11月25日 07:35    来源: 金融投资报    

  从6月9家银行发行首期大额存单开始,到近期首家外资银行宣布发行大额存单,大额存单这一新品种已成为多家银行的重要产品之一。

  不过,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多家银行的个人大额存单剩余额度充足,销售并不如预期,个人客户似乎对于大额存单并不太买账。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储户对大额存单认识不足,加之存单收益率不高,使得其一直处于“叫好难叫座”的尴尬境地。

  理财经理不知是否有销售

  目前各家银行销售量分化也比较明显。有的银行已经连续发行了多期大额存单,而有的才发行了一期产品,部分银行营业部工作人员甚至都不知道是否有产品销售。

  “你们这里有大额存单吗?”近日,记者对蓉城多家银行进行了随机调查,发现大额存单并没有出现热销情况,许多银行营业部工作人员甚至都不知道是否有产品销售。

  记者随后发现,目前各家银行销售量分化也比较明显。有的银行已经连续发行了多期大额存单,而有的才发行了一期产品。甚至有银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行过针对个人客户的大额存单。

  在一家股份制银行某网点,当记者表示考虑购买大额存单时,该行的理财经理并没有介绍该行大额存单的相关情况,而是向记者推荐了一款保险产品,“两年退出,年化利率4.7%,五年退出,年化利率5.8%,而且保本保息写在了合同里。”当记者表示期限太长,不考虑时,该行的理财经理马上推荐了一款半年期的保本理财产品。

  事实上,在记者走访过程中,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都不建议客户购买大额存单。一位国有大行的大堂经理还告诉本报记者:“在大额存单发行初期,咨询该项业务的人还是比较多的,现在基本没有了。目前购买大额存单的个人客户也以极度厌恶风险的中老年客户为主。”

  记者在另一城商行网点查询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从9月28日开始发行第一期个人大额存单。“目前一年期的利息是2.48%,两年期的是3.3%,这两个期限的产品还有。另外,三年期的卖光了。”

  “现在流动性充裕,银行根本不缺钱,因此不大会用过高的利率来吸引客户。”一位股份制银行的资深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在最早发行的时候曾有客户来咨询过,但好像购买的人很少。”

  不过也有一位银行人士表示,各家银行情况不一样,以其所在银行为例,“我们银行已经发行了好多期了,许多喜欢存款的老年人还是比较喜欢这个产品的。”

  “各家银行对资金的需求状况不一样,特别是目前流动性十分充裕的背景下,银行对大额存单的销售热情冷热不均,也是可以想见的。”上述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个金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整体来看,目前银行大额存单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热销,但未来肯定会成为银行的重要产品。

  优势不够明显客户热情低

  多家银行最新发行的1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利息都在2.8%左右,目前理财产品种类较多,有不少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4%左右,因此个人客户热情低,不会选择该项业务。

  事实上,自今年6月份大额存单业务推出以来,多家金融机构已陆续发行了多期大额存单。大额存单期限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共9个期限的品种。目前,获准发行的银行已扩大至100多家,一些中小型银行、城商行也加入到了发行队伍,发行利率多为央行存款基准利率的1.4倍到1.45倍。

  但记者了解到,国有大行大额存单的期限品种要比股份制银行多一些,发行期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一些股份制银行,虽然发行了多期个人大额存单,但每次发行期只有几个小时,并不是都能买到都比较短。“第一个原因是起点高,但收益率不高,”有理财专家分析大额存单“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以一年期产品为例,多家银行最新发行的大额存单产品利息都在2.8%左右,目前理财产品种类较多,有不少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4%左右,客户并不一定会选择该项业务。”

  该人士分析,第二个原因是流动性差。“虽然很多银行允许个人大额存单提前支取,但投资者可能会有一定的利息损失。而要解决流动性问题,只有待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第三方平台开发完成后,将来大额存单产品才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流通转让。“未来这个情况会改善,但短期来看,这也是制约大额存单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他认为,从银行的角度看,在连续降息、降准的大背景下,银行自身对资金的需求并不旺盛。

  不过,也有银行人士表示,随着大额存单发行频率和密度进一步加大,一旦大额存单能够自由流通,在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大额存单可能会受到对资金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客户群体青睐,届时大额存单销售会慢慢升温。“此外,随着12月份即将到来,资金面可能会再度紧张起来,下个月大额存单也许会发行得更多一些”。

  本报记者 陈思源 制图 刘芸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