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股市:大治之后将是大繁荣

2015年11月20日 07:18    来源: 证券日报     董少鹏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对股市发展提出了47字新要求,即“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再过一个月,中国股市将迎来创立25周年纪念日;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即将进入“十三五”时期,习总书记此时对股市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在我国股市发展史上,最高领导人公开对股市发展发表谈话并不多见;而从今年7月8日起,习近平总书记已经6次公开谈及股市。笔者认为,这些行动表明,高层对股市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十三五”时期的股市将大有可为;也说明解决当前股市矛盾、增强股市发展动力、提高股市竞争力,需要统筹各个方面的行政资源、管理资源和能力资源,而不是哪一个方面可以完成的任务。

  第二大经济体的股市

  必须强大起来

  全面深化改革

  将力挺股市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以年度63.6万亿元人民币的国民生产总值规模居全球第二,是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最大外汇储备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跃居世界前列。我国沪深股市市值保持在60万亿元以上,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股市。所有这些都是中国作为全球最有潜力经济体的有利条件,但中国真正成为最富有吸引力的经济体,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核心部分,我国要向“世界经济大国”迈进,就必须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增强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竞争合作的自有优势。但相对来说,包括股市在内的中国金融体系仍处于弱势。这一情况必须改变,并且迫在眉睫。

  改革开放38年特别是“十一五”、“十二五”时期,伴随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金融体系也不断改革升级,不但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市场得到提升,以股票市场为主体的直接融资市场也得到空前发展。股市的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健全,其优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日益彰显。截至2015年上半年,“十二五”时期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总金额为4.6万亿元。2014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金额占同期中国企业并购重组金额的58%,其中产业整合类占比达到75%。并购活动有力地支持了传统产业整合,创新型、中小型企业快速发展,国内公司走向国际市场。

  目前,除沪深主板市场外,深市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也得到快速发展,新三板市场方兴未艾,各地区域性股权市场、柜台市场也进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已经形成。

  中国股市和10年前、5年前的自己相比,成绩很大,但与发达市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目前沪深两市总市值与2014年GDP的比值约为1,而美国的这一数值长期保持在1.4的水平。另一个数据是,美国的股票市值与银行存款的比例为9:1,我国仅约为0.5:1。截至目前,我国非金融业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为18.7%,这与发达国家企业直接融资占比80%以上差距甚远。

  我国股市机制存在一些短板,最突出的问题是:上市公司治理仍不尽完善,投资者理性程度仍不够高,监管机制、执法机制仍有阻滞,市场波动幅度过大、稳定性不足。不仅如此,我国投行业的信用程度、股票定价机制都远逊于发达市场,成为担当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责任的重要短板。一国股市是否强大,既要看规模,还要看质量,更要看其是否有较强的市场感召力。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我国股市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力量,不断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全面深化改革

  将力挺股市健康发展

  中共十八大以来,新一轮改革渐次推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全面而周详的改革大纲,190项改革举措陆续出台施工图,至今多数已在付诸实施。改革所释放的制度红利必将对股市发展形成正面推动。

  笔者在2012年即提出,中国股市不但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而且是改革进程的晴雨表;2014年12月,笔者循着这一思路进一步提出了“双重晴雨表理论”,主张从基础制度和经济运行两个方面来考察股市功能和评判股市价值。事实也证明,凡是改革力度大、措施集中的改革,并且是积极回应人民期待的改革,股市都会做出正面反映。1999年“5·19”行情,是在深化国企改革、金融改革、股市内部改革的背景下爆发的;2005年下半年启动的股改行情,是在汇率改革、金融改革、国企国资新一轮改革的背景下发生的。两次行情都跨越了两个年度。因此,当前正在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之广、程度之深、力度之大,远胜于前面两次改革高峰,必将深刻影响股市的发展。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既是经济发展的规划,也是改革蓝图。《建议》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的目标和要求,既打开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空间,也将支持中国股市实现公开透明和长期稳定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仍可以保持中高速增长,这是股市稳定运行的基石。综合考量,我国经济具备长期中高速发展的条件。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居民储蓄率高,消费潜力巨大,人民工作勤奋,中等收入者比重在提高,服务业发展空间很大,市场空间和潜力都很大。“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保持6%至7%的增长率没有很大问题,甚至可以略高一点。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创造的销售额已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近40%,随着上市公司规模扩大和实力提升,这一比例必将进一步提升。股市作为国民经济和改革进程晴雨表的功能将更好体现。

  “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是股市投资机遇的支撑。要实现我国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就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加大科技投入,靠管理和科技双轮驱动,实现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产能结构更加优化高效。资本市场作为公开透明的资产定价平台、优质企业实施并购重组的平台,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发挥支撑作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大规模的生产销售活动,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保障。从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经验来看,股票市场的高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建议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也需要资本市场提供多层次的融资服务和机制服务。

  我们必须下大力气,从国家经济制度建设的大局出发,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安全的基本立场出发,把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与国家兴衰结合起来,全面统筹起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都需要一个更加透明稳定和强大有效的股市。随着各项改革举措的不断落实,制度红利将惠及众多的市场主体,中国股市投资将进入一个“健康而灿烂的新时期”。

  中国股市必须经过“大治”

  才能“持续繁荣”

  11月13日,中纪委宣布,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此前的9月16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被宣布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两名监管机构高级官员被同时调查,表明股市整顿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今年六七月间,我国股市爆发了一次严重危机。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方面积极采取稳定市场的措施,最终遏制了股市的恐慌情绪,避免了一次系统性风险。

  此次危机中暴露出的一个严重问题是,部分证券经营机构、部分投资机构、部分上市公司对中国股市的“系统性安全”问题缺乏认识,甚至麻木不仁,盲目追求自身个体利益,不惜伤害整个市场的利益。一些大学、研究院、研究中心甚至政府机关里头的官员和学者,跟随甚至主动配合境外势力战略意图,唱空做空中国。相对于美国的核心机构、核心企业、核心智库、官员对美国经济和股市价值的维护,我们应当感到汗颜。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中国股市所处的内外环境。很多人认为,股市不过是“公司股份”进行交易的场所,只要有明确的交易规则,有公正的监管,市场涨跌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了。这次危机彻底打破了这种浅显的“股市观”。在当代,股市的价值中枢、运行秩序是否稳定,其是否具有吸引力,是一国政治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仅仅把股市看作发行股票和实施兼并收购的平台、一个交易市场,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股市中的利益主体必须与国家战略利益相一致,而不能有根本性冲突。

  对股市内外环境进行一次大治理,对股市自身短板进行一次大梳理,对所有股市参与者进行一次再塑造,很有必要。

  首先要从国家全局战略出发,认真思考资本市场、金融体系的发展规划。要将改革开放与国家发展利益完全统一起来,并坚定执行。第二,要认真厘清一些阻碍和破坏中国股市和整个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问题,要应对发展危机,创新理论境界。第三,要依法查处存在于证券机构、上市公司、交易场所、监管部门的违法犯罪活动,公之于众。第四,要提升核心投行稳定市场价值中枢的能力和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国证金公司等机构的维稳机制。

  在此,笔者要特别强调,将股市等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活动对立起来的观点必须纠正。金融与实体经济紧密联系,互促共生。

  如果股市低迷,不仅已上市公司难以通过再次发行新股获得资金,而且首次发行新股的公司也会大幅度减少。严重的话,甚至会出现企业无法发行新股的局面。股市建立之初和随后长期发展的实践都说明,融资功能是股市存在的基础,融资功能弱的股市不可能是强大的股市。

  实际上,无论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还是新三板市场,其上市和挂牌企业所获融资,绝大部分都已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这就是对实体经济的切实支持。同时,股市还是企业间并购重组的重要平台,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实现股市“大治”,既要依法采取措施,规范市场秩序;又要加强理论建设,清理那些妨碍市场正常发展的谬说,增强中国特色股市发展的战略定力。要通过“大治”,使股市真正成为国家整体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利益特区”。

  “十三五”规划

  开启中国股市新航程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既为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框定了新格局,也为股市发展打开了巨大空间。

  从“创新发展”来说,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创新融资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构建产业新体系,都需要资本市场发挥要素配置的功能。

  从“协调发展”来说,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资本市场也可以从提供融资服务、完善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做出贡献。

  从“绿色发展”来说,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也需要资本市场提供助力,支持市场主体开展相关活动。

  从“开放发展”来说,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是一盘很大的棋,无论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还是完善投资布局,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准入限制,积极有效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无论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还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而且,“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本身就是开放发展的重要内容。

  从“共享发展”来说,资本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最终会惠及民生。就具体民生领域来说,促进就业创业,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一个高效有序的资本市场同样十分重要。

  蓝图呼唤大发展,改革支撑大发展,“大治”促进大发展,人民共享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47字要求为股市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确信,经过了近25年风雨的中国股市,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更有质量的繁荣时期”。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