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城乡之间的金融机构,如何在都市农业中标注自己的坐标位置,是他们面临的共同课题。
深秋之际,我们在福建厦门寻找着答案。
“在厦门这样城镇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必须拓宽农村金融服务的领域和思路,不拘一格,大胆创新,服务‘三农’才不会成为花架子。”厦门银监局的负责同志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创新源于金融从业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源于这座特区城市金融监管理念的包容与开放。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和农村相互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大城市郊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厦门也在探寻都市农业金融服务的发展之路。
这是一个怎样的坐标系?
拓宽农村金融服务领域
秋天的鹭岛,海风阵阵,没有了夏天的燥热,带给人的是一种清爽。整个城市仿佛就是一个大花园,干净、卫生、规划齐整的小村落更是这里的标签。驱车往来于进出岛的路上,沿途的美景总是让人心旷神怡。
厦门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实做得相当不错,农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庄干净、美丽。这些变化,无疑和当地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大型国有银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扶持密切相关。
在传统“三农”概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都市里做农村金融要有独特的思维。厦门银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形势下,都市农村金融服务应重点在推动新型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失地农民就业创业保障等领域上,加大创新力度,促进“三权”流转与资产货币化,确实有效发挥了农村金融服务在促进“三农”转型升级、解决基层民生问题的作用。
思路拓宽、领域更广,农村金融服务的空间就更大,就给各主要涉农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中国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抢抓厦门市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千亿产业链”建设的市场机遇,积极探索发展“三农”的业务新路子。
该分行副行长刘世安表示,尽管厦门城镇化程度较高,但仍然拥有广阔的“三农”业务空间,特别是现代都市农业已经成为了厦门城市发展的重要产业。
目前,在金融机构的扶持下厦门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已经形成聚群,在未来5年将达到千亿产值,厦门的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物流及服务业也将实现产值700亿和200亿,种子种苗业、种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也迎来了大发展,“三农”服务的空间巨大。
农村经济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快速发展,大城市郊区仍然有着大量的农用地,农村人口同样保持一定的数量,农村金融服务市场极具潜力,迫切需要更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这也给涉农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厦门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城镇化,推出了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战略,这给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更大的空间。作为国家反哺“三农”的金融平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厦门市分行提出了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全力服务现代农业、全力服务城乡一体化、全力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力服务扶贫攻坚的整体思路。
金融机构纷纷围绕政府提出的产业发展转型思路,将都市农业作为该行未来业务的新“蓝海”。农发行厦门市分行行长付燕表示,为支持岛内外一体化发展,该分行创新了信贷业务产品,陆续推出重点水利专项过桥贷款、涉农棚户区改造和农民集中住房建设贷款、易地扶贫搬迁款、PPP项目贷款等产品,为“美丽厦门”建设提供有利支持。
一个针对都市农业特点的金融服务坐标体系已经在厦门形成,并在不断磨合完善之中。
加大农村金融创新力度
金融探索无止境。
在都市里发展农村金融,除了要拓宽服务领域满足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需要,同时对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和农村金融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着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还要加大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支持力度,加快构建和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加大农村金融创新的力度,首先要加大对农村中小金融服务的扶持力度。接受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建议,要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必须从考核口径上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减负,将失地农民认定为农户,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贷款认定为小微企业贷款;从总量控制上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松绑,适当降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放宽同业拆借额度限制;从财税补贴上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助推,对农业贷款利息收入给与长期免征营业税,或适当允许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计提更多的坏账准备金,提高抗风险能力。
在都市里发展农村金融,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更多更重要的就是产品创新。厦门农商银行董事长王晓健表示,为不断适应都市三农及小微客户的需求变化,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金融支持,该行通过升级传统业务品种,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出了“普惠贷”、“普惠宝”、“普惠汇”三大系列普惠金融产品,有效解决了广大客户特别是农户、小微企业主、城市低收入群体及其他特殊客户的融资、理财及结算需求。
厦门农商银行根据长期的实践,总结了农户、社区村居民及小微企业在融资领域的八大难题,并有针对性地推出产品满足各类需求:
针对“创业难”,他们同各相关政府部门合作推出妇女创业贷、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
针对“周转难”,该行对成长期小微企业推出“马上贷”实现贷款资金免还续贷;
针对“成长难”,一个名为“长大贷”的贷款项目问世,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期限更长、金额更大的融资,解决企业融资不足的困难;
针对“融资难”,他们与厦门市经信局、财政局合作,推出无抵押、免担保、利息优惠的“绿荫计划”;
针对“养老难”,这家银行积极参与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推出民生工程专项贷款——“老无忧”社保贷款,解决被征地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意愿迫切而资金不足的困难;
针对“征地难”,他们推出了“金包金(银)”贷款,解决工业集中区建设、商业开发等城镇化建设而失地的农民参股周边项目资金需求,促进农民由第一产业收入转型为第二、三产业收入的专项贷款。
这一系列的举措,让厦门农商银行深受当地农民的信赖。
近年来,各大金融机构纷纷调整市场定位从支持城市业务、大企业、大项目,转向支持小微企业、支持三农领域。在都市里发展农村金融竞争更为激烈,而作为农村金融生力军的邮储银行厦门分行深有同感。该分行副行长林立忠介绍说,他们在创新方面不甘落后,不断丰富产品线有效服务农户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创新为小微企业打造融资与融智服务方案。
该行三农类贷款业务种类比较齐全能满足各类市场需求,既有农户保证小额贷款、商品房抵押农户小额贷款,也有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贷款和小额循环贷款。林立忠说,邮储银行厦门分行还将开发更多适用于都市农村群体的特色化产品与服务,不断丰富都市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内涵。
厦门银监局负责同志表示,要做好都市农村金融,还需不断优化布局城乡金融服务网络,提高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便利性;着力做好涉农企业上市融资支持服务工作,支持农业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着力做好金融产品创新工作,探索发行涉农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创新产品。
一些金融机构还向记者传达了这样的诉求,要加快建立都市农村金融政策扶持的长效机制,探索设立都市农村金融发展政策性补助基金,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投融资平台建设。通过多种方式,逐步缓解农民和涉农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效增加农业投入,大力发展籽种农业和高水平的设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才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