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被认为是内地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新步伐。开通一年来,除了在开通初期一度出现诸如“汇率差”的误解之外,沪港通运行可谓非常平稳。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就眼下交投平淡的情况看,要想进一步促进两地市场融合,尚需更多努力。
港交所:沪港通目的达成
对于沪港通成交量有欠火爆的情况,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小加网志”中表示,沪港通是一座天天开放的大桥,而不是一场音乐会,无法用一周或者一个月的上座率来衡量它的成败。相反,它的价值可能需要两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到验证。
李小加认为,沪港通成交量并非是重点,尤其是在开通初期,运营的平稳和安全才是更为关注的指标。他表示,在这两项指标上,沪港通给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即使是在今年夏天内地和国际股市暴涨暴跌期间,沪港通这座“大桥”依然结实稳固。
在李小加看来,沪港通是以最小的制度成本,换取了最大的市场成效,在监管透明、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迈出了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第一步。
香港证券业协会主席缪英源则指出,“也可能是大家的原先期望太过高,现在‘回归现实’。其实在两地监管部门的立场,沪港通的机制运作畅顺,已经是成功了。”他认为业界应以更长远的眼光去看,期望“先通路”,“再通财”。
国元证券分析师张浩涵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沪港通的影响在于投资者渠道的增加方面,尤其是对于在港的人民币资产持有者和海外投资者,沪港通向他们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投资内地资产的渠道。
汇业证券策略师岑智勇也表示,沪港通对于普通投资者的意义,一是令两地股市关系更加密切,通过沪股通及港股通的选股方式,能够了解双方的选股偏向;二是沪股通资金的流向,可以作为外资资金流向的风向标。
熟悉对方市场仍需时日
也许一年的时间确实不足以使两地投资者完全熟悉对方市场。特别是香港地区市场交易方式复杂,上市公司监管相对宽松,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交流也不甚方便,这些都使得不少内地投资者对于香港市场的特点以及上市公司行为等仍然缺乏深入了解。
从两地投资者喜好交易的个股便可以看出,虽然在对方市场投资,但交易的还是自己熟悉的公司。从年内沪港通的成交额来看,沪股通净买入额前五名分别是贵州茅台、民生银行、新华保险、中国北车和伊利股份;港股通净买入额前5名分别是中国北车、香港交易所、阿里影业、中广核电力和汉能薄膜发电。这些也都是内地投资者较熟悉的标的。这与沪港通开通前,业内人士认为内地散户会留意长和等本地企业的预期并不相同。
岑智勇表示,现在很少有人还说要炒AH差价了,原因是之前预计的差价收窄并未出现。最重要的是资金没有大幅流向对方的市场,可能是投资者对对方市场都不够熟悉,仍需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多花功夫。
深港通消息渐增
在沪港通一周年之时,李小加表示“我们正在不断完善沪港通机制,也在继续为深港通的开通进行各项准备工作。”而几日后央行行长周小川一篇关于深港通的旧文,则点燃了A股市场的热情。
显然,市场已经开始对深港通有所预期其开通时间成为焦点话题。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梁定邦认为,深港通有机会今年底前公布,明年第一季开车。
那么,一旦深港通开通,两地市场将有哪些个股受益?
分析人士认为,看点之一首先是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加入。早在今年“两会”上,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便表示,除主板外,深港通标的还会包含中小板、创业板股票。但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就目前A股创业板整体估值较港股小盘股高估的情况看,深港通推出可能更利好港股小盘股。
花旗报告指出,港股方面,深港通将有利于折价股、具有稀缺性的个股、新兴小盘股;对于深圳上市公司,则利好被低估的大盘股。花旗认为,港股中的李宁、吉利汽车、中石化冠德、绿地香港、绿叶制药、金山软件、香港交易所、腾讯和福寿园等个股值得投资者关注。在深市A股中,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华策影视、华谊兄弟、万科、海康威视、乐视网等个股,花旗给予了“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