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应该是全方位、可持续的战略,而不是昙花一现的时髦概念。”“我国农村征信体系、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需要政府发挥导向作用。”
11月13日,中国邮储银行副行长邵智宝在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5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普惠金融应当是可负担成本,保证提供的服务在财务上是可持续的。
普惠金融应可负担成本
邵智宝表示,“普惠金融应该是全方位、可持续的战略,而不是单薄的、昙花一现的时髦概念。”联合国在“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这既是一种理念,更应当是具体的实践。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关键在于以可以负担的成本、及时有效地为社会群体和各阶层提供有需要的金融服务。
他认为,首先,普惠金融应当是可负担成本,保证提供的服务在财务上是可持续的;其次,提供的金融服务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包括存贷款、支付结算、保险理财等方方面面;再次,普惠金融本身包含了创新的内在要求,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制度、机构、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降低金融供给成本,才有可能使每个有需求的人都能获得便捷的、价格合理的金融服务。
我国银行体系形成多轮驱动的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大型银行下沉服务,并通过建立专营机构,很多机构都有小微金融部,提升普惠金融服务,中小银行还积极增设扎根基层。
“可以说,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就是希望能把金融产品和服务延伸到传统上难以覆盖的弱势群体。但在实践中由于农户和小微金融存在经营规模小,信贷额度低,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呈现出较为普遍的缺信息和缺信用等问题,加之征信系统不健全等客观情况,金融机构很难为他们提供服务,因为成本高,风险高,收益低。”
他还透露,截至2015年9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超7300亿元,同比增37%,年均增幅69%;农户贷款余额超过5900亿,占全部涉农贷款比重超过80%。
发挥优势创新发展
邵智宝在主题发言中还介绍了一些邮储银行在普惠金融中的业务经验。他表示,普惠金融的难点之一在于客户分布广泛、地处偏远,很多银行使不上劲,而这恰恰是该行的优势。其次,创新发展与稳健经营有机结合,一方面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产品机构机制的创新,当前科技发展十分迅猛。邮蓄银行推动互联网应用和电子银行建设,努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网络,积极建立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将产品要素标准化,实现批量化和专业化运作,降低普惠金融服务提供的成本,提升普惠金融的普及性和便捷性。
“此外,银行是金融的主体。强化风险管理,坚守稳健经营始终是发展主线。与一般商业银行相比,普惠金融业务更容易出现信用风险、金融风险和操作风险,为有效解决普惠金融风险难以管理的问题,邮储银行一直将风险防控放在首位。”邵智宝称,邵智宝还表示,普惠金融与其他业务有机结合,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推动邮蓄银行的零售金融和公司金融等业务优化升级,推进银行综合化经营战略的实施。通过这种业务之间的相互配合,促成更丰富的产品和更便捷的服务、更高水平的队伍。大小联动,相互支撑,协同推进等,为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农村征信体系、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需要政府发挥导向作用,鼓励更多机构参与到普惠金融服务中来。邮蓄银行始终坚持以开放的姿态发展普惠金融,特别是注重把大银行的规模优势与专业优势和各类机构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风险共担,合作共赢。”邵智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