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密钥在手理财产品被赎回 市民疑遭遇电话骗局

2015年11月08日 08:30    来源: 半岛都市报    

  前段时间,市民李先生在银行购买了理财产品,但是在11月6日碰上了一件蹊跷事,一个170开头的号码打来电话,称李先生购买了理财产品,需要交易。李先生一查发现,自己原来购买的理财产品被赎回,活期账户上的钱也没有了,被转到自己的一个基金账号上。虽然最终保证了资金的安全,但究竟是谁操作的还是个谜。

  接通知买了新产品

  “您好,请问您是李先生吗?您在我们这边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6日下午3时许,市民李先生接到这样一个陌生电话,称其购买了6万元的理财产品。来电号码是以“170”开头的,而且电话里是有南方口音的普通话,李先生认为是骚扰电话就挂断了。

  然而,挂断电话没几分钟,这个号码再次拨打了过来,这次李先生直接拒接。又过了几分钟后,李先生的手机收到了同一个号码发来的短信,内容是“您好,我们平台确实收到了您这笔订单的付款资金,显示的是从您的×××(一款理财产品)支付出来的,请您及时查询您的账户资金,如有资金变动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当时,李先生认定这是诈骗短信,但是他觉着蹊跷,对方怎么知道自己购买了理财产品?

  “我买的理财产品是可以随时赎回的那种,出于好奇我找出账户密钥在电脑上一查,把我吓了一跳,我卡里的活期存款没了,而且理财产品被赎回的钱也不知去了哪。”李先生当时就傻眼了。之后,他赶紧拨打了银行客服电话,万幸的是,经银行工作人员查询,他的钱并没有被盗,而是转到了自己名下的一个理财账户中。

  取款密码也被改了

  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建议下,李先生随后抓紧在电话中进行了口头挂失。在操作过程中,他按照工作人员的提示输入取款密码,但是输入多次,均提示密码错误,这下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银行卡取款密码也被改动了。随后,银行方面建议李先生赶紧拿着本人身份证和银行卡,到银行营业网点进行密码修改。

  当天下午,李先生急匆匆赶到银行网点。“听了我的情况后,银行的人员都没有办法,于是打算先帮着将刚办的口头挂失取消,之后再修改密码,但是这样也有风险。”据李先生介绍,银行人员认为,解挂和修改密码之间有时间差,即便是几秒钟的时间,基金账户中的钱也可能被转走,若真的发生此事,责任由谁来负责也是个问题。经过向支行领导请示,工作人员决定为李先生的账户进行“双挂”,即同时办理了银行卡挂失和密码挂失。“银行的人告诉我,说七天之后就会办理一张新卡,基金账户中的钱会转到新卡中,到时候会给我发一个短信提醒。”李先生说。

  怀疑遭遇新型骗术

  尽管基金账户中的钱暂无危险,但李先生还是很担心。“理财产品要赎回,除了密码,还要有类似U盾的密钥,之后才能操作,而修改密码也需要密钥。但是密钥一直在我身上,是不可能赎回的。”李先生表示,自己的账号平常交易很少,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不大。

  6日和7日两天内,记者多次拨打上述“170”号码,但是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李先生事后多方咨询猜测,骗子通过非法手段将自己的理财产品赎回,将资金转入基金账户,之后提醒他购买了新的理财产品,如果发现钱没了后,一时反应不过来,肯定会根据对方的提示,进行相关操作。“把账户中的资金转走,需要一个验证码,而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很可能就把验证码套走了。”李先生说。

  对此,7日下午记者咨询了银行方面。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此事需由分行周一进行答复。

  提醒

  当心理财产品被骗子盯上

  近日类似事件在多地出现,用户个人信息遭遇泄露,当收到有关电话或短信通知后,假冒客服人员的骗子会告知需要其提供验证码追回资金,而用户收到的验证码其实是转账验证码,并非基金赎回验证码。

  据介绍,此类诈骗过程分为两步,一是不法分子通过各类途径获得用户个人信息后,冒充用户在网上为其开通基金账户购买货币基金。但是因为基金赎回只能退回至用户原来的银行卡,因此资金被扣除后,当不法分子告诉用户可以赎回基金时,用户会选择相信,并把验证码告诉诈骗者。一旦用户告知验证码,赎回的基金即刻会转到另一个账户。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一旦遇到类似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口头挂失银行卡或修改银行卡密码,防止基金赎回资金被转走。此外,对于手机收到的任何验证码,不要轻易透露给他人。记者 王洪智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