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低利率时代钱往哪去 理财型保险产品成新热点

2015年10月28日 07:23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如果低利率成为常态,那么这对低风险理财产品市场有何影响?理财型保险能否成为有力竞争者?

  今年以来的5次降息,对于利率敏感的理财产品来说尤为煎熬。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步步走低,但低风险的理财型保险产品收益率却没有明显下滑,引起众多投资者关注。

  如果低利率成为常态,那么这对低风险理财产品市场有何影响?理财型保险能否成为有力竞争者?

  资金加速流入保险产品

  每年底都是资管行业冲规模的时候,2015年只剩下2个月,各类基金和理财产品都使出浑身解数拼发行。不过,保险业的情况似乎相对要轻松一些。

  2015年保险业可谓异军突起。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保险业前三季度保费收入为19041.53亿元,同比增长19.5%;利润达到2440亿元,同比增长95%,已超去年全年水平。有媒体报道称,“在降息的大背景下,个别中小公司大力推理财型产品,银保渠道规模增长特别迅速”。

  难怪管理层公开表示,保险业已经进入行业最好时期。各大保险公司代理人喜笑颜开,并且还在继续招兵买马。

  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加速增长,说白了就是买保险的钱越来越多。这究竟是大众保险意识的集体提高,还是保险产品的设计和收益有特别的吸引力?“最近理财型保险好卖,不断降息是主要原因。如果我们告诉想要存定期的人,这里有利息更高的产品,且安全有保障,他们就愿意选择。毕竟谁也不想看着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贬值。”某银保渠道相关人士告诉火山财富(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富人也加入买保险的行列,他们对财富保全的需求十分迫切,而部分保险产品具有财富传承、避税的功效。

  令理财保险产品今年以来脱颖而出的还有收益率。大型保险公司代理人称,降息周期内,低风险的理财保险产品收益并未出现明显下降。相比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显得较为坚挺。

  降息压缩货基收益空间

  保险理财产品与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是目前市场上主要的低风险理财产品,三者比较起来各有千秋。

  货币基金主要投资现金、剩余期限在397天以内(含397天)的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银行背书的商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存单、中央银行票据、债券回购等。

  货币基金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门槛,且兼具稳健性和流动性。随存随取,尽管收益由于降息周期而有所下滑,但仍好于短期定期存款利率,并且尚能跑赢CPI。

  在降息周期的初始阶段,流动性的便利令货币基金扩容步伐加速,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9月一共有货币基金199只,总规模36695.45亿元;去年9月货币基金数量为152只,总规模17665.95亿元,一年间规模增长107.72%。

  尽管规模在增长,但在降息周期下,货币基金的整体收益率水平同样也在下滑。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5日,货币基金7天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9%,标杆产品余额宝为3.02%;短期理财型基金7天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99%,也较去年同期下降不少。

  与此同时,流动性不如货币基金的银行理财产品则面临更多的考验。据银率网统计,2015年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遭遇发行量和收益率双降。三季度总计有161家商业银行共发行14619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8.28%,同比减少8.61%;平均预期收益率从4.94%跌至4.62%,创下近三年季内最大跌幅。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资短期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以及协议存款等。产品门槛为5万元,投资期限为数天到数月、半年、一年不等,因此流动性不如货币基金,但目前平均收益高于货币基金。

  三类产品中,只从流动性来看,理财型保险流动性最差;但在降息周期里其收益率最坚挺,仍能维持4%~4.5%。这里比较的是分红险。分红险主要投资标的为大额协议存款、国债、AA级以上信誉企业债券、国家金融债券、同行业拆借、证券一级市场(10%)及证券二级市场(10%)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等。相比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分红险最大的优势就是除了分红之外,投资者还能享受到一份保单的保障。

  分红险收益率坚挺

  目前市面上宣传的分红险预期收益率大致在3.5%~5%不等。降息周期里,分红险是如何维持其收益率的?

  分红险的收益由保证回报和分红回报两类组成。保证回报就是根据合同约定的时间,定期返还投保者部分现金。只要中途不退保,这部分回报是固定的。绝大多数分红险产品保证收益部分收益率在年化1.5%上下。根据分红险的投资标的,其部分收益在降息通道之前便已锁定。

  分红回报则是不确定的。分红回报并非来自投资收益,而是来自保险公司运营中的利差、死差、费差这三块收益。具体数字保险公司不会公布,因此分红全凭公司信誉,这一块并不透明。

  中国保监会规定,分红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照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寿保险产品。保险公司每一会计年度向保单持有人实际分配盈余的比例不低于当年全部可分配盈余的70%。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必须赚了超过预期的钱,才会把这笔钱中不低于70%的收益分给持有人。正因为如此,分红产品不能保证年年都能分红,如果某一年份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糟糕,投资者就有可能拿不到分红。这是分红险最大的风险。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长期处于降息周期,分红险的收益率也会承压。不过当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之后,利率敏感的低风险品种或许日子会好过一些。尽管央行同时下调标准利率进行“对冲”,但银行“利率战”或将打响,因此或许是“名降实升”。

  近期分红险迎来一个政策红利。分红险原本2.5%的预定利率上限已经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放开,同时下调收费上限。也就是说,未来投资者购买分红险将以更便宜的价格,分享更高的红利,收获更好的保障。不过为了加强监管,预防各公司乱报价揽客、恶意竞争,保监会对于预定收益率超过3.5%的产品将实施审批,低于3.5%直接登记报备。这或将进一步提高分红险收益率。

  整体来看,在宏观因素和政策环境的多重作用之下,分红险收益率将如何波动还需进一步观察。

  4招助你选分红险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目前市面上分红险一共有2016种(另有275种已经停售),五花八门,条款众多。购买保险之前,除了听代理人的“一面之词”,自己做功课研究必不可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此对分红险进行介绍,以供投资者参考。

  按照缴费方式划分,分红险有月交、季交、半年交、年交和趸交等方式,不过并非所有品种都能自由选择缴费方式,例如有些可以选择年交或趸交,有些只允许趸交。

  销售渠道方面,个人营销、银保产品、中介代理和网上直销等都有。不同的产品销售渠道不同,或宽或窄。并且部分产品是全国有售,部分是地区销售。

  从保障期限来看,几乎涵盖各个区间。比如5年、10年、15年和20年,或者是到60周岁、70周岁、80周岁甚至100周岁,以及终身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不过从投保年龄上看,多数分红险只允许60岁以前的人投保,极个别到70岁、80岁还可以投保。

  分红险虽然有理财属性,但仍是保险的一种,带有保障功能;虽然这一功能与纯消费型保险相比较弱。

  分红险数量众多,投资者在购买之前需厘清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分红险适合哪些人?分红险适合富裕人群和中等收入人群。其财产保全要求高于财富增值,分红险强调本金安全不缩水,并享受分红,买这种保险还有避税的功效。其次对于有一定闲钱的人来说,买分红险可以强制储蓄,为养老做打算。

  第二,拿什么钱买分红险?要购买分红险,首先要充分考量自己的资产规划。购买分红险务必以长期资金为主,如与存银行定期相同性质的资金。比例切记不能过高,分红险流动性差,急需用钱时会拖后腿。

  第三,选哪家公司的分红险?要优先选择大品牌、值得信赖的保险公司产品。分红涉及的年限都不短,很有可能在保险合同期间,一些中小保险公司面临重组、换股东甚至倒闭。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不要听代理人“洗脑式”推销小公司的产品。

  第四,选收益率高还是低的产品?不要迷信收益率过高的产品,回报要适中。高收益对应高风险,再加上目前费率改革之后,分红险或许有可能出现预期收益率非常高的产品,这种产品最好不碰。既然用意是买保险,为何还要冒险呢?除了收益率之外,费率也需要重点咨询,不然最后的实际回报可能低于心理预期。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低利率时代钱往哪去 理财型保险产品成新热点

2015-10-28 07:23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