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上海自贸区成银行创新试验田 助力企业发展

2015年09月29日 09:19    来源: China.org.cn    

  编者按:在先行先试政策鼓励下,位于上海自贸区的银行业正在成为中国金融创新的弄潮儿。在政策允许下,银行业通过一系列的金融产品创新、业务创新、模式创新,在把海外低成本资金引进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促进投融资便利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网财经9月29日讯(记者 胡爱善) 9月初,中国网记者走访了金融改革前沿的上海自贸区,“创新”成为这里金融机构最常提及的词汇。记者采访中发现,作为传统国有大行之一的建设银行在上海自贸区众多金融机构中脱颖而出,其在上海自贸区的创新产品业务量上独占同业鳌头。以自贸区金融创新核心内容的分账核算FT业务为例,截至8月底,建行本外币FT贷款余额是713亿,居市场第一,跨境融资发生额已经达到427亿,居市场第一。

  上海自贸区成为金融创新沃土

  自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给自贸区打造了先行先试的舞台。2013年12月央行发文金融支持自贸区意见(30条),《意见》明确指出,上海自贸区要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化,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方便区内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降低汇兑成本。2014年5月,央行发布46号文,金融创新核心内容分账核算FT业务落地。随着2015年2月FT境外融资细则的出台,标志着上海自贸区进入金改3.0时代。到今年4月份,上海自贸区启动自由贸易账户外币服务功能。

  作为自贸区金融创新核心内容的分账核算FT业务尤其引人关注。FT账户是独立于传统账户的自贸区创新账户体系。FT账户有多种优势,其账户内的资金可以自由兑换,企业在开通FT账户时可以一次申请实现多币种开通。企业可以利用境内外两个汇率市场寻得最佳汇率。同时,有海外业务的企业可以通过FT账户向银行申请本外币贷款,其利率接近境外资金价格。

  “业务的创新与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创新相伴相生。”建行分行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网记者表示,建行上海分行密切跟踪政策动向、提前客户储备、并保持与监管部门的良好沟通。建行的全国首笔资本金意愿结汇业务和电气财务公司分账核算单元项目被评为自贸区十大创新案例。

  在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下,上海自贸区金融业呈现出金融集聚效应明显、各类金融机构齐全、金融服务主体与功能完善的特点。截至2014年年末,上海自贸区金融类机构总数达4191家,其中投资和资产管理公司2915家,持牌类金融机构116家,类金融机构722家,金融信息服务公司438家。

  与此同时,自贸区内融资租赁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14年年末,原自贸区内融资租赁母体公司326家,SPV项目子公司336家,累计注册资本1035亿元人民币,其中新设公司475家。银行与融资租赁公司的创新结合,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

  建行如何做到市场第一?

  上海自贸区作为银行创新的实验田,各家银行自然把最优秀的人才投入到这一地区,并且在组织构架上也作出相应调整。其中,建设银行在自贸区组织架构上的完善,保证了其在同业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建行也把最优秀的人才放到自贸区这块。自贸区分行行长由上海分行行长李骏兼任,他本人是自贸区方面的专家。担任自贸区分行副行长一职的是原上海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黄向东,两人均具有多年的跨境金融从业经验。这都体现了自贸区业务在建行的重要地位。

  “建行全行上下都高度重视自贸区业务的发展,为此总行成立了一个张建国行长牵头,总行20多个部门参与的工作小组,由总行国际业务部牵头,具体推进建行自贸区业务。上海分行成立了以段超良行长为组长的自贸区业务推进小组,由国际业务部牵头推进具体事项和业务开展。”李骏向中国网介绍。目前上海分行辖属23家二级行都可以做自贸区业务。

  李骏表示,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完善的架构,所以建行的自贸区业务发展才比较快。“基本上所有的自贸区业务,建行都是第一批试点,并在各类业务品种中办理了多笔首单业务。”

  目前,对自贸区业务的评价主要是看FT分账体系和其它自贸区特色业务。至8月底,建行自贸区存款余额是272亿,市场第一。本外币FT贷款余额是713亿,市场第一。跨境融资发生额已经达到427亿,市场排名第一。

  金融创新助力企业发展

  “随着国内企业的发展壮大,国际化是很多企业的选择,这要求企业必须具有国际化的融资能力,而银行也需要跟着一起走出去。”建行浦东分行行长齐红告诉中国网记者,以前是通过“内保内贷”或者是“内保外贷”、三方协议等方式,动员海外的分行来支持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融资。

  “但是由于海外分行对这些企业并不够了解,没有这些长期提供‘贴身’服务的本土金融机构了解。”齐红认为,这一融资方式有诸多不便。

  直到2015年2月FT境外融资细则的出台,即上海自贸区进入金改3.0时代,上述不便情况得到大大改变。在进入金改3.0以来,建行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方面做出了很多创新。

  齐红说,今年,建行利用FT分账核算单元的境外筹资功能,成功向锦江集团的下属自贸区平台发放FT贷款,用于支持该集团海外并购业务,融资成本得到大幅降低。建行这一创举入选上海市金融办自贸试验区创新案例,为其他国企“走出去”提供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服务模版。此外,建行上海分行还为中海集团的境外子公司发放了约2亿美元的流动资金贷款,切实支持“走出去”企业的海外运营。

  除了支持企业走出去,上海自贸区的FT分账核算体系为企业打通境内境外两个市场。建行自贸区分行副行长黄向东说,“通过自贸区FT账户设立,进一步便利境外有业务的企业做跨境资金安排。”企业可以FT账户内选择使用境内CNY(境内结售汇)价格和境外CNH(境外结售汇)价格,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在前期汇率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这两种价格有1%-1.5%左右的差价,这对一些大型出口企业是非常有益的。

  在记者走访中,发现自贸区内很多企业已经充分在利用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政策。其中银行扮演了“科普者”的角色,自贸区成立以来,建行多次对区内企业进行金融创新产品使用方面的培训。

  葛洲坝集团融资租赁公司总经理谢玮对中国网表示,葛洲坝融资租赁公司作为葛洲坝集团在自贸区的窗口单位,其设立是为了打通境内境外,盘活集团资产。

  “葛洲坝作为一个跨国企业,它有相当的业务量是海外工程。我们就是要境内境外两个市场联动,本币、外币各个币种,哪个币种汇率利率对我们有利,我们就择机选择借用哪里的资金” 谢玮举例说,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元对人民币看涨,恰逢人民币几次降息,公司大量采用FTU账户下的人民币贷款用于葛洲坝集团内部生产所需。“这些贷款是会比区外利率更便宜一些。”

  上海畅联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网记者表示,去年1月该公司通过建行进行的人民币跨境借款,年利率不到5个百分点,相对于当时国内1年期贷款的6个点利率,节约了20%的资金成本。他说“开通FT账户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资金撮合市场,给企业带来很多的机会。”

  对于自贸区未来的发展,银行从业者充满着期待,认为创新将为银行业务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市场。“对于自贸区业务的未来发展,我们也有一些思考,比如个人自贸区资产的配置,资本项下的自由兑换等。总体来看,这些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条件是否成熟需要再斟酌,可能节奏上会比较慢,这些对银行未来的自贸区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李骏说。

(责任编辑:邢晓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海自贸区成银行创新试验田 助力企业发展

2015-09-29 09:19 来源:China.org.cn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