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在清盘线的私募:反弹后都在减仓
“身边的朋友有做了杠杆的,确实被打怕了,净值出现了很大的回撤。那种刻骨铭心的痛,没经历过很难表达。”一位基金经理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郭璐庆 赵星巍
“咔嗒”,武泽鹏(化名)点燃一支烟,轻吐了三个烟圈后,他坦承,第二只产品成立的时间点很糟糕,现在很被动。
约一年前,武泽鹏离开券商出来单干,成立了一家阳光私募,很快发了第一只产品,自己做投资总监兼基金经理。运气不错,随着行情的一路上飙,产品净值也水涨船高。到了6月初,该产品扣费前的净值已经超过了3.5。
于是,他马不停蹄地设立了第二只产品。时势弄人,几天后,“股灾”第一波不期而至。同绝大多数的投资者一样,武泽鹏无以招架,甚至在第一轮暴跌后,他尝试加仓,却被套得更深。
“幸好我不在私募做,不然年终奖可能都拿不到了。”一名在上海的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道。
“虽然经历了股灾,但是上半年做得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年终奖应该还是有的。私募"有点三年不开张,开张管三年"的意思。”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向本报记者表示。
不过,刚刚奔私的基金经理就没那么幸运了:产品刚刚成立不久,业绩净值积累不高,高额的年终奖恐怕只能寄望下一年了。
在经历了9月14、15日两天6.1%的大跌后,行情终于在16日迎来反转。当日,沪指大涨147.09点,涨幅4.89%;创业板指大涨128.69点,涨幅高达7.16%。
但这样的大涨能否持续,私募的心里并没有底。
以为丰厚获利扛得住
葛卫东、王茹远……这些耳熟能详的私募大佬或面临清盘,或自掏腰包加仓的消息越来越多。
当葛卫东自掏1.5亿元加仓旗下产品“混沌”的消息被广泛传播时,《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正与北京一家大型私募人士聊天,其颇无奈地表示:“这让其他面临清盘危机的私募情何以堪。”
上海一家规模过百亿的私募人士也告诉记者,此前大跌时,他们也曾自掏腰包加仓,且数目不小于混沌。
“6月30日净值为0.9544,单日涨幅5.9%。但7月1日一下子被打到0.89,跌了6.5%。之后更是随着大盘节节败退,每日的跌幅都在5%以上,到了7月6日,净值跌破警戒线,为0.74元,7月8日净值达到最低点的0.72元,距离清盘线仅一步之遥。”武泽鹏回忆道。
伴随股指的一路下跌,不断有私募清盘的消息传出来,令武泽鹏担心的事出现了:一波下跌直接把第二只产品的净值推到了清盘线。
“从5000点到4000点我跑得太慢,前期的胜利成果都交了出去。之前获利很丰厚,以为自己的利润能够扛住,但是暴跌的速度实在是出乎意料。”北京一位从公募奔私的投资总监告诉本报记者。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6月15日~7月8日的那波大跌期间,上海一家老牌私募将仓位砍到了50%,随后又进一步建仓,即便如此,该私募的一些产品依然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令上海这家老牌私募担心的一件事情是,他们旗下的一只结构化产品净值跌破了1元,尽管仓位很低,但连续几日的暴跌已经让他们如惊弓之鸟,即便看到了短期的反弹机会,也不敢“乱动”。
“身边的朋友有做了杠杆的,确实被打怕了,净值出现了很大的回撤。那种刻骨铭心的痛,没经历过很难表达。即使之后再去做,可能也不会太激进了,1比2,最多1比3。”武泽鹏庆幸的是,他没有做杠杆。
在一系列利好及“国家队”出手之下,上证指数开始反弹。7月9日~7月23日的11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上涨了17.58%,最高时超过4100点。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身边的不少私募都参与了这波反弹,收益都还不错。
“上周加仓抢反弹了,对于净值在不同区间的产品有不同的策略,仓位规定也不一样,只有安全垫比较高的产品才会去抢反弹。以净值1.2元为区分,高于1.2元的才去抢反弹,仓位从低于两成加到六成。净值1.2元以下不抢反弹,仓位还是低于20%。”上述上海老牌私募人士在7月27日收盘后说。当日,沪指迎来了8.48%的暴跌,他们的产品遭遇了一些“损伤”。
武泽鹏也告诉本报记者,他也抢了反弹,但加仓不多,从五成加到六七成,之后又减掉了一些,减到了四成,净值从底下(接近清盘线)起来了20%以上。
他的第二只产品也抓住市场的反弹契机,净值回升到了0.89。但当回本的希望刚刚恢复,随后的又一波暴跌令其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撤。
据媒体报道,截至8月31日,今年已经有472只私募产品半途“夭折”。
首波大跌后的反弹私募都在减仓
8月20日~26日,沪指一周内跌去了866.82点,跌幅高达22.85%。
8月24日,沪指暴跌8.49%。当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打电话给上述上海老牌私募人士,刚接通,电话那头的语气紧张、急促,“先不说,我们现在马上要开会。今天情况很糟糕,得去解决问题。不管怎么样一定得救回来!”
后来本报记者了解到,该私募旗下的一只结构化产品跌破了警戒线,差点儿“挺过了股灾倒在了震荡里”。为了防止跌穿清盘线,他们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补了一部分资金进去,“可算是保住了”。回头来看,在当时的环境下,即便是很轻的仓位,如果没有补仓,很容易就触及清盘。
“熊市中,投资者的犯错成本远比在牛市中高。牛市里,投资者进行错误的交易可能会造成买入股价暂时偏高,并失去一些时间成本,不影响盈利。而在熊市中就不同了,一笔错误的交易可能会让本金出现大幅亏损。”武泽鹏叹了口气,在一波持续一年左右的熊市里,投资者通常仅仅因为几次错误的交易,就在短短的1~2周内输掉大量资金。
上述奔私的北京私募投资总监表示,他们那段时间的主要做法是试探性小幅加仓,“淡化指数、精选个股、波段操作”。具体来说,是配置一些基本面上自己看好的公司,但仓位很轻,逢高减仓。
“没人能承担起看错的风险。满仓去做,市场的波动性很容易把人打垮。”武泽鹏说。
李春瑜告诉本报记者,他了解到的是,在第一次大跌中,很多原来仓位没降下来的私募也趁着反弹降了仓,仓位控制得比较好。“所以在第二波的下跌中,很多私募也就躲过去了。”李春瑜说。
因此,虽然最近3个多月来行情一路向下,但灵敏如私募,仓位普遍较低,除了一些像武泽鹏第二只产品那样在6月中下旬成立的新基金,很多在上半年都积累了一定的收益,私募也拿了不少的管理费及业绩提成。
警惕熊市中的“一日游”行情
“市场还看不到底部的迹象。从各方面来看,底部不是这个样子,底部就是没有人看多。从跌幅的角度来看,跌得很多了,达到了底部的迹象。但是时间上不够,跌的时间太短了。也有可能在这个位置横盘。”上述北京私募投资总监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一位做MOM(Managerofmanagers,直译为“管理人的管理人”,是一种资产管理方式)的研究人士也告诉记者,从他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私募的态度都比较谨慎,他判断目前整体仓位水平在二三成之间。
“现在没有"股灾"前那么乐观,长期来讲对股市还是有信心的,短期市场情绪还需要时间来修复。”李春瑜说。
由于私募追求的是绝对收益,因此当波动率太大时,没有办法去追求绝对收益。武泽鹏也坦承,想尽量把安全垫做高一些,但难度很大。
同时,武泽鹏时常提醒自己的一点是,当“一日游”行情出现后,有些投资者会着了魔一般地认为市场即将出现大幅反弹,侥幸占据大脑,于是大举介入希望扳回损失,结果却一败涂地。
他说,这是他在多年前的熊市中犯过的错误,他也希望未来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
“不过继续跌下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好事,因为价值始终是跌出来的。相对合理和相对低估,在这个市场里是很难扭转颓势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绝对的低估,甚至比合理价值低30%~50%的价格,我相信在这个价格上肯定有大量资金去操作。”武泽鹏说。
(责任编辑: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