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联手芝麻信用 让“老赖”无所遁形
记者获悉,芝麻信用和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实现专线连接,实时更新“老赖”(失信被执行人)数据,直接扣减老赖芝麻信用分,并在支付宝、淘宝、天猫、阿里小贷和租房、租车、相亲等芝麻信用应用平台约束“老赖”行为,线上线下联合惩戒老赖:限制老赖在阿里旅行——去啊预订机票、酒店;限制老赖在蚂蚁小贷、网商银行申请贷款;并将限制老赖在淘宝、天猫进行奢侈品交易,加大老赖在生活类场景应用中的惩戒力度,让老赖处处受限,躲无可躲。
芝麻信用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芝麻信用自公测以来,包括淘宝、天猫、支付宝、神州租车、阿里旅行、招联等商户已经陆续接入。在这些合作商家处,芝麻信用分高的用户可以享受特定的创新服务,而芝麻信用分低的用户则可能被商家拒绝服务。
最高人民法院引入芝麻信用后,其“老赖”名单上的个人在芝麻信用合作商户处的消费购物行为也将依法受到约束。“老赖”们将无法通过淘宝、天猫平台购买旅游、度假产品、保险理财产品,也无法在蚂蚁小贷等公司申请个人贷款。这样的平台联动,一方面能够实实在在地约束“老赖”行为,另一方面也帮助商家直接过滤了违约风险高的客户,保护商家的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方面认为,借助芝麻信用这样的个人征信体系,能够更好地帮助司法机关执行信用惩戒,更能帮助整个社会树立守信的好风气。芝麻信用方面表示,本次与最高法的专线连接开拓了一种新的信用惩戒方式,是最高法科学利用线上互联网数据的标志性事件。
(责任编辑:华青剑)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