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严控杠杆融资爆炒 共同打造健康牛
监管层严控场外配资和两融风险的举动,令市场感受到丝丝寒意。许多投资者也发现,近期市场操作难度在不断加大,个股震荡和分化日益明显。
多位基金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轮牛市存在融资融券和场外配资的杠杆放大效应,导致“资金牛”的泡沫急剧累积,如果放任不管,有可能出现泡沫骤然破裂而导致牛市夭折的情况。在监管层缓步降低杠杆的意图引导下,A股或逐步回归理性,“疯牛”将变“慢牛”,最终成为“健康牛”。
降杠杆不改大趋势
在基金经理们眼里,今年以来,A股市场过于火爆,尤其是创业板个股涨幅过大引发泡沫争议,才引发了监管层的主动降温。
上海某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虽然支撑A股牛市的基础未变,但是部分个股尤其是中小盘成长股今年以来的过快涨幅,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牛市前景,也给普通投资者带来了巨大风险,并在市场上引起了争议,这显然违背了监管层一直呼吁的“慢牛”宗旨。他指出,种种迹象显示,场外配资的大量涌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小盘成长股的飙涨。因此,监管层如果严查场外配资入市,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此类成长股的后市表现。
“与此同时,各个券商对融资折算率以及融资品种的调整,也向市场发出了明确信号,提示投资者注意市场风险。”该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
不过,基金经理们也指出,虽然监管层为杠杆资金降温,但这并不会改变A股继续上行的趋势,理性投资或成为下一阶段的主流。中欧盛世的基金经理魏博认为,即使是再好的公司,也应该有合理的价格,他始终在寻找安全边际较高的行业,以及明显被低估的个股。“在任何一个市场,增量资金都主导不了太久,市场可能还会回到存量资金主导阶段,届时行业和公司会回到合适的估值和市值水平。”魏博表示。
风格疑似悄然切换
值得关注的是,在创业板个股纷纷调整的同时,近期大盘蓝筹股走出了一小波上涨行情。对此,部分基金经理认为,这或许是市场风格重新切换的标志。
海富通表示,6月份投资者最关心的无疑是市场是否会发生风格切换。从上周市场表现来看,风格切换似乎正在悄悄开始。一些市值小、弹性大的资源类股票本周已经有所启动,天平不再顽固的倾向创业板。海富通进一步指出,前期大幅炒高的题材股,伪成长股可能会面临一个阶段性调整,国企改革、高端制造、基建、军工依然还是不错的投资主题,蓝筹股将不会像前期那样完全被创业板掩去光芒。
魏博认为,政策导向是调结构、促转型,但又兼顾社会承受能力。对内改革和对外拓展是政策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两个维度,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化,两者或将并行。魏博认为,中期来看,对内改革更为重要。经济转型升级、政策改革与繁荣的资本市场之间互相促进。目前政策对资本市场仍有很多期待,储蓄搬家的趋势也已形成,政策和资金供需有利于资本市场。
(责任编辑:李乔宇)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