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办经济局局长徐莽谈未来两岸经济合作
“创新”+“互利”
——国台办经济局局长徐莽谈未来两岸经济合作
就两岸经济未来合作重点等问题,《经济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台办经济局局长徐莽。他表示,只要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本着促进两岸经济共同繁荣、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的立场,继续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建设,扩大相互开放,顺势而为,相向而行,两岸经济合作定能在新常态下取得新发展。
对于台湾经济界人士来说,应该如何看待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徐莽: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互惠互利的良好局面。
当前,大陆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对于台湾经济界人士来说,我想首先应该对新常态有清晰的认识。第一,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同步发展,使得大陆的增长动力更加多元。第三,经济结构正出现新变化。如,投资率回落,消费率逐步上升,消费对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三产结构改善,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升;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将逐步下降,内外需结构趋于平衡。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提升竞争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的步伐明显加快,机器和技术替代劳动力的现象更加普遍,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成效日趋显现。这些新变化,再加上大陆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依法治国所建立起来的制度基础,可以预期,未来的大陆经济在经济增长质量、产业总体效益、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都将优于过去,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和社会包容和谐发展的美好未来是可以期待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机遇将远大于挑战。当前,两岸经济在资源、技术、市场、人力等方面的互补关系没有改变,两岸同胞对加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热情和愿望也没有改变。如果说当前阶段大陆经济的关键词是“改革”和“开放”,那么,我想未来两岸经济合作的关键词可以用“创新”和“互利”来概括。一方面不能再保持过去单纯依靠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做法,另一方面也不能只想着利用低成本优势采取“打带跑”的短期经营策略。两岸经济合作要与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在产品、服务、品牌、产业组织、商业模式、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把创新驱动落实到两岸经济合作的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形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更有效地提升共同竞争力。
未来,对台商、台资会有哪些经济政策上的调整,台企如何面对这样的转变?
徐莽: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可称之为“引进来”。第二个阶段就是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建设。无论是“引进来”,还是制度化建设,广大台商连同他们的事业都是伴随着大陆改革开放和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从小到大、由少至多,不断地成长、发展和壮大。在这个过程中,大陆的确给予了台资企业“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日益健全成熟,投资、贸易和创新等大的环境与过去相比正在并将继续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有利于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更加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我们鼓励和支持台商台企在大陆持续、更好发展的方向和政策不会改变。而且,我们将本着“两岸一家亲”理念,以更大诚意、热心和决心,一如既往地帮助台商台企在大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获得更好更大发展。具体来讲:
一要逐步推动实现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进一步优化台资企业发展环境。过去将台资企业比照外资企业对待,是因为外资企业享受比大陆企业更多优惠政策。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台商反过来要求我们帮助其实现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的同等待遇,希望推动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享受大陆支持企业创新、研发、升级转型的各项扶持政策。对于符合申请条件的台资企业相关政策,我们正积极与有关主管部门对接协调,指导、协助台资企业申请申报,推动有关政策落到实处。
二要继续支持台资企业升级转型。主要是鼓励和支持台资企业开发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品牌,创新管理,提升产品竞争力;指导北部及中西部地区省份做好台资企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准备,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为台商台企创新、发展清障搭台,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要健全长效机制,努力帮助台资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目前,台资企业普遍面临劳动力供应不足、成本上行,融资贵、融资难,环保和安全生产要求提升,税费项目和标准调整速度过快等突出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台资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解决他们在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广大台商台企完全可以在大陆经济新常态下充满信心,因为自身的优势仍然存在。台资企业在国际通路、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条件,相较大陆企业,其较易获得来自台湾的低成本资金、人才储备、技术研发成果,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经验、精细化管理能力等都具有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广大台商台企通过发掘自身优势,找准发展方向,激发内生动力,在大陆一定会获得更好发展。
台企该如何深入开拓大陆内需市场,如何利用大陆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机遇?
徐莽:新形势下,台资企业应准确把握大陆经济新常态的特点,把握大陆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深入开拓大陆内需市场。一是要准确把握大陆产业发展的趋势。未来一个时期,服务业和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大陆重点发展的产业,台资企业可以在这些领域加大投资力度。二是要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大陆地域广大,东中西部呈现梯次发展格局,一些在东部地区不具优势的产业在中西部地区仍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近年来大陆制定了许多区域发展规划,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海西经济区等。要重视对大陆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在区域间合理布局,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要坚持把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过去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多是在生产环节,依靠大陆较低的生产要素成本获得竞争优势,这种模式越来越无法维持。要获得持续发展,只有依靠持续创新。要在人才培训、技术、品牌、营销手段等方面加强创新力度,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针对不同用户的特点或者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经济日报 记者 廉 丹)
(责任编辑:魏京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