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征信机构强势入华 反欺诈技术成“卖点”
近几年,随着我国P2P行业的迅猛发展,征信市场的巨大缺口逐渐显现出来。尽管国内的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机构拥有本土优势,但FICO、益博睿等外资征信机构,也纷纷看准时机高调进入中国市场。
这些外资征信机构的业务模式与国内征信机构有何不同?两种机构各有哪些优势和弊端?在征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将为国内P2P行业带来哪些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如果没有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或许很多国人不清楚FICO、益博睿等公司是做什么的。正因为互联网金融带动了中国小微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像FICO等外资征信公司也开始布局中国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接近20家小微贷企业与费埃哲公司(以下简称FICO)签约,未来这些公司将采用FICO最新发布的“信贷评分决策云平台”增强风险管理水平。此外,中信腾牛网、小牛在线等平台则选择与益博睿签约合作。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外资征信机构除了向中国企业输出模型和评分系统外,“反欺诈技术”也成为其在中国市场的重要“卖点”。
外资机构“趁虚而入”
中国信用数据的缺失,为外资征信机构入华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公开数据显示,央行征信中心的数据覆盖人口达8亿人,但其中真正有信贷记录的仅为2.9亿人,还有约5亿人没有任何信贷记录。显然,目前央行征信中心的数据层次还不能满足市场风险判断的需求,这就需要网贷平台对接第三方征信机构或自建征信体系。
据悉,有些公司接入了上海资信的NFCS系统(网络金融征信系统)。而接入该系统的网贷平台数量还在以每月数十家的速度增长。
尽管如此,这仍无法满足P2P平台等小贷公司的征信需求。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由于国内小贷公司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的缺乏,行业坏账率一直居高不下。
益博睿大中华区决策分析业务与营运总经理殷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在某些行业中,依然没有建立起合适的基础信用风险决策体系,以及可以帮助到他们业务发展的技术支持。“从风险评估的角度来看,数据的来源依然非常零散,这就大大提高了整个决策过程的成本。贷款业务之间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有必要在解决方案(包括技术、分析,以及咨询)和数据服务这两方面向这些企业提供帮助。”殷虹称。
鉴于此,今年1月,FICO宣布针对中国快速发展的P2P和小微贷市场发布“费埃哲信贷评分决策云平台”。据称,该平台可帮助P2P运营商和小微贷企业以合理的成本快速、高效地实施风险管控,进而提高收益。
殷虹还告诉记者,益博睿的业务不仅仅局限于对P2P市场的覆盖,还包括银行、汽车金融、中小企业金融、消费金融、电子商务以及支付等领域。
据了解,益博睿正在为全球最大P2P机构Lending club提供用户信用分数依据。此外,该公司已与众多国内金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国内“反欺诈”技术待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除征信数据的缺失外,中国企业还面临另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反欺诈技术”有待提高。“截至目前,我们与P2P公司的合作都进展得非常顺利。以外,我们也看到未来在更多业务上合作的可能,这些合作将会覆盖包括数据服务、欺诈保护,以及系统自动化等领域。”殷虹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未来益博睿的业务重点将会集中在信用风险管理,欺诈保护和身份认证等领域。“反欺诈”被外资征信公司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而这也是其相比国内征信机构的优势所在。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大型电商的金融部门,以及一些金融机构,都直接或间接引的入了外资反欺诈技术。“实际上,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身份欺诈是很容易预防解决。通过获取个人身份信息和数据抓取,可以比较方便地验证客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但目前P2P平台上有很多逾期不还的信用欺诈,即许多用户在多个平台申请贷款,并有意逾期不还。”宜信公司首席科学家郑茂林此前表示。
2014年8月28日,FICO发布“费埃哲反欺诈平台”,用于企业反欺诈管理。该平台为机构及其客户提供实时地反欺诈保护,并覆盖多种支付渠道、产品及服务。
据了解,部署反欺诈分析技术模块,特别是针对特定渠道而开发、用于监测欺诈的模块以后,信贷公司能够有条不紊地增加相关联的保护等级。这些特定渠道包括,查询活期存款账户、电子支付、手机支付等。费埃哲预测,该平台的灵活架构能够为客户减少多达75%的反欺诈保护费用。
(责任编辑: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