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加速进入细分领域 主题基金遍地开花
从新能源汽车到文体健康,从钢铁到高铁,从白酒到新丝路,只要你能想到的细分领域,就有基金品种驾到。有分析表示,细分领域基金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基金行业从粗放式发展逐步走向成熟,不过细分行业的产品一般都弹性十足,收益预期虽高,但风险也很大。
富国基金近日公告称,将于4月17日推出旗下首只专注文化、体育、健康等新兴消费领域的主题基金—富国文体健康基金。而不久之前,申万菱信[微博]基金也宣布发行公募行业内首只新能源汽车主题基金。针对“一带一路”,华安基金在3月底推出了华安新丝路基金。而今年来这波互联网行情,也让互联网、TMT主题的基金遍地开花。
证监会发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基金加速进入细分领域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例如近期中融基金申报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基金、中证银行指数分级基金、中证煤炭指数分级基金、国证钢铁行业指数分级基金等4只行业主题基金,鹏华基金则申报了国证钢铁行业指数分级基金、中证高铁产业指数分级基金。
“细分行业基金的出现,其实也是国内基金业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从现在起,基金不但是大众理财的产品,也是专业人士的投资工具。”好买基金的首席分析师曾令华表示。不过他也指出,细分领域的基金一般都是弹性十足,收益预期高风险也很大,投资人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不可贸然冲入。
申万菱信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主题基金主要投资于新兴行业,其估值的波动性往往较大,因而在产品运作过程中,会考虑部分择时选股以及仓位控制。
(责任编辑:康博)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