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浙江桐庐御用“金砖”重80公斤

2015年04月10日 11:23    来源: 钱江晚报    

御用“金砖”

发现金砖的腌窖

  无心栽柳。桐庐石阜村原本只是为了征集一些农耕用具做展览,却很偶然在一条弄堂里有了惊讶发现—这是一块“石头”,通体墨黑却方正规整,甚至还隐隐透着一些皇家气。

  它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规整而且沉重?表面看很霸气,却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放猪草的腌窖里?

  放猪草的腌窖里

  砌着一块不普通的石头

  桐庐江南镇石阜村颇有文化底蕴,出了多个读书人,建村历史也很久远。基于此,村里打算建一个耕阜文化展览馆。既然要建展览馆,总得有些展品。于是请了一些民俗专家一起来村里“寻宝”。

  “因为和农耕有关,大家的眼睛都盯着蓑衣锄耙,秤杆秤砣,设想过可能会出现一两件明清家具,但根本没料到会和石头扯上关系。”石阜村方明亮书记说,寻找、征集农耕用具的过程很顺利,专家们甚至还给列了个“已经征集”和“需要征集”的名录。

  吴宏伟也是受邀去发掘石阜文化的“参谋”之一。他和另一个专家都喜欢摄影,4月7日中午他们边走边看,不经意就来到了一条弄堂,他们正在漫无目的地靠近“惊讶”:一个放猪草的腌窖,窖壁里砌着一块大石头—石头通体墨黑,方方正正,表面光滑。

  “这石头应当不普通,这规整的造型绝非普通石头能比。”吴宏伟伸手去摸,他在石头边沿摸到了凹凸有致的青苔。“青苔下面刻有文字!”

  方明亮“带队”,“石头”被清理出来:长66厘米,厚10厘米,重约80公斤。吴宏伟摸到的也的确是字“张阿长造”。这石头到底什么来头?

  石头其实是御用“金砖”

  十分难得

  很多村民围过来,有说砖的,有说是石头打磨的,也有说是值钱古董的。各种争论不一,有村民甚至为“求真相”闹开了口水仗。方明亮也搞不清楚这块石头的来历,凭直觉,这块被废弃“石头”重量很重、体积很大,应当不是一般东西。

  桐庐县文保专家判断:它是一块清代御制“金砖”,品相基本完好,多处加盖阳文官戳印,该金砖产于同治十一年(1873年),产地为苏州府,十分难得。

  金砖?这不明明是石头吗?村民们更加不解。

  文保专家看村民们有些着急,于是一一解释:“金砖”并非由黄金打造,而是一种对大型御用细料方砖的雅称。其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制成后运至北京,专供皇宫御用,故又有“京砖”之称。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和天安门城楼所铺设的就是“金砖”。

  金砖御窑也有特定的,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镇御窑村。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繁复,工序多达二十余道,一般两年时间才可造出一批金砖,产量非常低。其工序之繁,造价之高,用途之贵,堪同黄金,从某种意义上讲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金砖”。为了保证质量,也为了在出差错时便于按名索责,所以除了“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外,每一块金砖上都有铭印并标出委造官吏的姓名。

  现在知道了,它不是石头,而是一块做工考究只给陛下专用的砖头。既然是御用的,当然也就有收藏价值。浙江省收藏协会相关负责人说,皇宫会逐年更换金砖,不少文人喜好购买以图“沾点皇气”,其价值和年代、品相相关,一般而言明代的金砖更贵。这块新发现的金砖有局部微损,但还是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金砖属不属于文物

  需要上缴吗

  钱报记者了解到,桐庐石阜村肇基于南宋。同治年间村里有贡生方骥才,为人耿介,文采斐然。初步考证证实,新发现的金砖为方骥才故物。后人也多用此砖练字,随着年代更替,金砖渐渐不为人识并沦为墙砖。目前,金砖的主人,也是方骥才的后人同意把它作为展品放在村宗祠里做展出。

  那么这块金砖算不算地下文物,是否应当上缴呢?钱报记者采访了浙江君安世纪律师事务所梅宁律师。

  “民法通则有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文物保护法规定我国领域内遗存的一切文物,包括可移动的、不可移动的都属于国家所有。”他说,该件金砖有明确的主人,其身份也不能确定为是“国家文物”,应当参照文物法的其他条款—例如基于继承等保有某些文物所有权的,属民间文物,归物主所有。

相关链接(中国经济网玉石频道):http://finance.ce.cn/jade/ 

(责任编辑:李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浙江桐庐御用“金砖”重80公斤

2015-04-10 11:23 来源:钱江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