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叶檀:对中国制造2025银行业作何贡献

2015年04月07日 07:35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正倾尽全力打造中高端制造业版图,为的是改变制造业大而不强、低端产能过剩的心腹之疾。

  《中国制造2025》规划由百余名院士、专家联手制订,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图,通过努力,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2013年,德国公布了《工业4.0战略实施建议书》,所谓工业4.0也即“第四次工业革命”,是继前三次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工业革命,特点是自动化、虚拟化、智能化。德国提出,利用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将制造设备和工厂连接起来,使生产管理、收发订单完全自动化。德国希望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全球工厂的虚拟化。

  而《中国制造2025》既有制造驱动力的提升,也有重点突破领域。中国需要得到制造业核心领域的技术,这是目前德国、日本的强势领域。

  德国、日本的制造业以精密、环保见长,其工匠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在德国、日本,百年老店并不罕见,技术工人地位较高。在这两个国家的工匠精神背后,是严格甚至刻板的标准,是对产权的保护,是技术至上的教育体系,是统一的市场。中国如果想要得到他们制造业的发展精髓,上述因素不可或缺。

  2025年前,中国政府将大力支持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与船舶、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必争产业。

  上述设备是中国制造业中的技术短板。从机器人行业来看,核心技术都在先进制造国手中。如果中国能在装备制造领域取得突破,将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枢纽。

  就德国来说,为了呵护制造业,尤其是中小制造业,银行在融资过程中一直占据很高比例,各种增信系统为中小企业增信,在这样的融资体系中,无论是金融还是制造业,信用比眼珠子还重要。

  再说德国清晰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政策性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中处于引导地位,政府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低成本资金来源,为担保银行等提供税收优惠。德国储蓄银行已成为约44%的德国企业的“主要银行”,超过90%的手工业企业和小型工商企业的贷款,是由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两大银行集团提供的。

  而中国中小制造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些品牌制造企业在资本市场溢价不高,不能走风投融资之路,中小银行依然是中小制造企业的首选。为了应对规模庞大的中小制造企业的融资需求,学习德国建立高效的中小银行信用筛选体制、建立增信系统是必要之举。

  此外,中国制造业想要“弯道超车”,另外还应学习美国模式。美国是全球创新中心,无论是互联网浪潮还是转基因浪潮,革命性技术创新基本发端于美国。美国的创业者走到哪里,专业风投就跟到哪里,资本市场的交易项目很快与之匹配。有成功的领域如互联网,有迄今未能成功的领域如生物医疗等,不管成功与否,风险投资是创新者的火箭燃料。

  我们知道,中国在智能家居、互联网等领域部分实现了“弯道超车”,处于领先地位。在去年超过1300万新注册市场主体中,创业群体蔚为大观。但这些创业群体没有稳定的现金流,科研技术、客户平台很难作为传统的抵押物从银行获得贷款。中国需要私募股权基金、天使基金为这些创业者提供广阔的融资平台。事实上,从PE、VC到新三板、创业板,中国已经有了一条完整的链条,以后要做的是让链条更畅通,驱逐证券市场的欺诈者。

  走《中国制造2025》之路,德国模式与美国模式都可资借鉴。面对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如此庞大的制造工人群体,如此艰难的产业转型,中国需要务实地吸纳他人的优势。◎每经评论员 叶檀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叶檀:对中国制造2025银行业作何贡献

2015-04-07 07:35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