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朵金花”身价上万?这回是真的!
硬币中的 “五朵金花”
近日,一篇“集齐‘五朵金花’就能赚上万元”的消息在微信圈广泛传播,多家媒体也是纷纷转载。文中所指的“五朵金花”分别是1979年至1981年发行的3枚五分硬币,1980年的2分硬币和1981年的一分硬币。昨日记者从成都市收藏家协会钱币交流中心了解到,这5枚硬币身价上万的消息是真的,原因在于这5枚硬币当年并没有在国内正式发行流通,只作为装帧纪念币套册向外国人出售,当时需要用外汇购买,因此十分稀有。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想集齐这5枚硬币,基本上没有戏!
真相:集齐一套的确可上万
“我家里收藏了一麻袋硬币,我称了一下有40多斤,我这几天翻遍了这些硬币,根本就没有找到‘五朵金花’中的其中的‘一朵’,请问网络上说的集齐‘五朵金花’就能赚上万元的消息是不是真的?”昨日,读者黄先生打进电话向记者表示。对此,记者带着黄先生的疑问请教了成都收藏家协会钱币交流中心的专家。
据钱币交流中心的专家介绍,在钱币收藏市场上的确有被业界称之为现代硬币的“五朵金花”,由于“五朵金花”的发行极少,在收藏界的地位也是现代硬币中最高的,早在10年前“五朵金花”的价格就能卖到1000多元,如今身价涨到万元以上,太正常不过了。据了解,“五朵金花”分别为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币,1980年的2分硬币和1981年的1分硬币,这5枚硬币均为铝质分币,共总面值为0.18元。当时并没有在国内正式发行,而是只作为装帧纪念币套册向外国人出售,而且当时需要用外汇进行购买,所以发行量极少,这也是现在很多人把家里收藏的硬币寻找了一遍,也找不到其中“一朵”的真正原因。
专家表示,“五朵金花”虽然目前身价没有一个统一的价格,但整体价格都在万元以上,原盒包装的最多不超过5万元,由于“五朵金花”的存世量极少,加之深受投资者追捧,相信未来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
专家:普通人集齐基本没戏
成都收藏家协会钱币交流中心的专家表示,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了出口创汇,开始制作专门售卖给外国人的纪念币套册,每年的纪念币套册中都会集齐当年发行的所有面值的硬币,由于当时出口创汇的需要,这些纪念币套册只能在指定的商店或国外的代理公司等地方购买,而且只能用外汇购买,国人购买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最后真正留在国内的并不多,数量十分稀少。
专家表示,目前国内钱币市场上很少看到散装的”五朵金花“,基本上都是以纪念币套册的形式销售。像1979年的纪念币套册,目前的市场价格在9000元左右,1980年的套册在5000元左右,而1981年的普制套册在1.5万元左右。“1981年的纪念币套册之所以价格最高,原因在于这本纪念币套册中有1枚1981年的1分硬币,目前成都市场上1981年的1分硬币,价格就大约在3000元左右。”
专家表示,由于目前纪念币套都是整册售卖,其整体售价明显高于散装的“五朵金花”,所以凑齐“五朵金花”的难度是很大的,普通的投资者集齐基本上没戏。“不过鉴于目前艺术品拍卖市场仍有少量流通,建议投资者平时多留意一些钱币拍卖会,通过拍卖会直接竞买。另外,考虑到当初这些硬币大多流至海外,也可以在国外的收藏市场上淘买。”
(责任编辑:魏京婷)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