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偏股基金 哪家好?

2015年02月02日 07:36    来源: 中国基金报    

  投资基金,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赚钱,获取尽可能高的收益。那么,在各类基金里,哪类基金最能够有望满足投资者这种朴素的心愿呢?从细分的种类上来看,既有被动型的权益类产品,即指数型基金,尤其是ETF,又有主动型的权益类产品,即股票基金,以及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即从2013年开始大量出现的0-95%股票投资仓位产品。

  被动型权益类:

  特色较为显著

  综合考察被动型权益类产品的数量、多角度细分种类、规模、跟踪效率、管理人的团队建设等指标,笔者认为,嘉实、南方、融通、易方达、广发、华安、长城、华泰柏瑞、华夏、申万菱信等公司在这个方面总体做的较好。

  若从分项指标来看,一些公司各有特色:(一)如果单看产品数量,无疑是老公司占优,即易方达、华安、嘉实、鹏华等,不过,后者由于产品的规模、跟踪效率等因素,非常遗憾地没有进入前10位名单。数量多,通常是多种角度的细分也会较多,作为一大类典型的工具型产品,这样一来,便可以让投资者能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二)看规模。各个公司所管理的指基的总规模相差很大,既有像华夏、嘉实这样超过500亿元的,也有像华泰柏瑞这样平均规模超100亿元的,也有10家公司旗下指基的总规模不足1亿元,其中有的公司的产品数量不止1只。由于种种原因,后者的此类产品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其中既有老公司,更有大量的新公司,其中的一些新公司,产品发展战略值得反思。

  (三)从跟踪效率来看,南方、融通、嘉实、长城、华泰柏瑞等公司在对于被动型产品的管理技术方面整体领先。在此类基金方面,我们更为看重各只产品对于标的指数的跟踪效率,并且赋予了此类指标最大的权重,这也充分体现了此类工具型产品的价值所在,以及投资此类产品的根本目的所在。低于一些负效率的产品,我们有很严格的评价标准。

  主动型权益类:

  关注面必须更大

  综合考察历史业绩、2014年度业绩、规模、数量、多角度细分类、管理人团队建设等因素,笔者认为,宝盈、工银瑞信、长盛、兴业全球(340006,基金吧)、中邮创业、华商、诺安、华泰柏瑞、博时、信达澳银等公司暂为第一梯队,南方、建信、华安、嘉实、新华、招商、大成、汇添富、信诚、华夏等公司暂为第二梯队。无论哪个梯队,这些公司的主动型权益类基金产品都值得重点关注。

  这两个梯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大家所管理的此类产品的平均数量,前者刚过11只,后者接近20只,这几乎就是一倍的差距。这个差别,恰好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机构去年年末、今年年初在对基金公司主动型权益类管理能力做综合评价时出现的一些偏差,这些偏差甚至有可能对市场产品误导:即小型公司、中型公司的主动型权益类管理能力高。但是,这一切,真的就是严格意义上、专业角度上的高吗?我认为存在一个小小的误区,即老公司、大公司的主动型权益类产品细分种类多,尤其是老产品多,而中、小公司则与上述情况相反,尤其是近几年很多成立时间相对较为靠后的中、小公司直接从主题型产品和热点题材产品上切入,没有历史包袱,产品的投资定位相对更为契合当下的基础市场行情,因而去年取得了较好的总体业绩。

  某些特定的定性因素,也是我们衡量基金公司主动型权益类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甚至具有类似于“一票否决”样的重要性。例如,某小公司,前期曾经重点发展过主动型权益类产品,但其随后的多只产品或为被动型,或为固定收益型,或为货币型,并且还不止一只,反正都不是主动权益类,公司的产品发展战略已经几年不再关注主动型权益类产品,这样的公司,主动型权益类研究团队也已缩小到了最小的程度,对于这样的公司,即使其唯一的一只主动型权益类产品,业绩领先,也无法入围。

  上述20家公司共有41只主动型权益类产品的最新规模不足2亿元,总体来看,单基金平均规模的逐步下降是在主动型权益类产品方面近年来一直不变的一个重大趋势,值得广大投资者,尤其是未来将会出现的大量FOF专业投资机构的重视。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偏股基金 哪家好?

2015-02-02 07:36 来源:中国基金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