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季报诊断基金
尽管2014年上证综指累计上涨49.62%,608只主动偏股型基金净值平均上涨达22.25%,其中更是有35只基金涨幅逾50%,但许多基民仍感到忐忑不安,因在此期间,年化收益为负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也有24只,某基金更是以-15.52%的收益率成为熊基之首。那些熊基持有者急切地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发生?尤其想知道到底该怎样处置这类熊基?而那些目前虽未持有熊基的基民,也难免质疑自己手中的基金是否也会沦落为熊基。
对此,笔者建议,可以通过认真研读仔细分析相关基金公司,刚刚发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投资报告,并将当期报告中的内容与前一期,甚至是前几期报告中的同一内容进行纵向对比,然后再与所对应的各期市场表现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基金净值和业绩排名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前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一,甄别熊基。如某设立于2011年9月的股票基金,若仅看其2014年四季度投资报告中的“前十名股票投资明细”,均为中小板、创业板股票,似乎导致业绩不佳的原因是由于基金经理投资偏好,但只要再查看当年二三两个季度,就可以发现,该基金在2014年二季度时,重仓投资了建设银行(601939,股吧)、中国石油(601857,股吧)、中国平安(601318,股吧)等低估值大盘蓝筹股,却又在当年三四两个季度换成中小板、创业板股票。众所周知,在三季度前,以投资中小板、创业板股票为主的基金固然能获得较高投资回报,但自三季度开始,重仓投资低估值大盘蓝筹股的基金却获得快速增值。显然,该基金经理在研判市场投资热点方面能力偏低,持有该类基金即便在牛市中要想获得理想收益,也无异于缘木求鱼。因而,必须果断卖出。
其二,分辨稳健风格基金与激进风格基金。研读并对比基金季报中“前十名股票投资明细”,如果发现该基金十大重仓股与其他公司同类基金持仓大同小异,无非是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中国石化(600028,股吧)、五粮液(000858,股吧)之类家喻户晓的“白马股”;从排序情况和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关系看,不同股票间差异很小,第一重仓股与第十重仓股间相差不足一倍;报告期内累计买入和卖出股票明细显示,该基金很少实施操作。那么,这些情况无疑在告诉基民,该基金经理很可能属于稳健型投资风格,虽不能带来意外收获,但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如果基民属于风险厌恶型性格,并难以对市场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做出正确且及时的反应,买入并持有这类基金应是适宜的选择。而如果发现该基金前十名股票投资明细中有相当一部分,或是正被市场追捧的热门股,或是目前的冷门股;从排序情况和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关系看,不同股票间差异很大,通常前三名股票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累计相加会大大超过后七名。若进一步查看累计买入股票明细及前三名股票的相关资料,发现或是在市场低位时买入的次新股,或是拥有重组题材的低价股,这无疑在告诉基民,该基金属于激进型风格,其业绩比较容易出现大起大落。如果基民偏好高风险,并能对市场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做出正确且及时的反应,希望追求短、中期快速回报,则自然应考虑这类基金。
其三,如果基民很担心基金经理变动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也可通过分析基金季报来知晓。前十名股票投资明细中有少部分是大家比较陌生的冷门股,其他与第二种情况相类似。所不同的是,若通过查看基金公司旗下其他基金相关情况,发现也持有这些股票,而这些基金并不属同一人管理。这无疑在告诉基民,该基金公司具有比较突出的团队投研力量,选股择时更多依靠的是集体,不再是基金经理个人,其业绩比较容易保持在前列。也许管理这类基金的人能力不一定突出,名气也不会很大,但还是值得予以高度关注。
(责任编辑:张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