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商务部:“卖奶难”部分因内外价差大

2015年01月22日 07:54    来源: 北京晨报    

  近日,国内多地发生奶农“倒牛奶”事件,有舆论担心中澳自贸区一旦签署,将进一步冲击国内乳业。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日做出回应,称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可不必过分放大,或者不必过分担忧。“在中澳自贸协定谈判中,我们已经考虑了在逐步减免关税的同时,对乳制品等产品给予适当的保护。”

  2014年11月,中国与澳大利亚就建立自贸区结束了实质性谈判。近年来,澳洲牛奶、牛肉、羊毛制品等走俏中国,澳大利亚一些重要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享受零关税,有助于中国消费者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

  但是,随着近日国内出现“卖奶难”,甚至杀牛倒奶的现象,中澳自贸区的激励机制可能会对中国乳业产生一定冲击,从而引发争议。

  沈丹阳表示,国内乳制品的供求关系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一些地方出现“卖奶难”问题,并不一定都是进口冲击所致。“比如前五年我国乳制品进口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2013年增幅曾经高达37%,但这期间国内仍出现奶源紧张和抢奶的现象。据海关统计,2014年进口乳制品增长了17.9%,增幅比上一年明显下降。”沈丹阳认为,“卖奶难”现象的出现,有乳制品国内外价差较大、国内企业增加使用进口乳制品的因素,而这跟国内乳制品产业整体水平比较低,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信心不足有关。

  沈丹阳称,中澳自贸协定谈判中,为了使国内产业能有较长时间逐步适应,包括乳制品在内的许多产品的关税降税期一般都长达8到10年,而且少数产品还设置了特殊保障机制,“一旦进口数量超过规定的上限,就不再实施自贸区的税率,而是恢复实施正常的最惠国税率。不仅如此,降税期结束后,这个机制还要再保留几年,在确认降税对国内产业没有产生冲击后才最终结束。”

  据沈丹阳介绍,关于乳制品,中澳双方的谈判结果是:包括奶粉等在内,我国目前对主要乳制品实施的10%到20%的关税将分9至11年逐步降为零,其中奶粉特别保留了特殊保障机制。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部:“卖奶难”部分因内外价差大

2015-01-22 07:54 来源:北京晨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