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基金排行榜
对于基金排行榜,应该辩证地看待,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一味地信服排行指数往往只会让自己缺乏适时应变的判断能力。在利用基金排行榜挑选基金时,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各类基金排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考量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基金
在选择基金产品时,最重要的是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及投资期限,激进型投资者适合将资金较高比例用于购买风险较高的股票型基金,稳健型投资者则可以考虑均衡投资股票型、债券型及货币型基金,如果是保守型客户则不适宜买入股票型基金。
2、基金业绩只代表过去关注业绩持续性
正如前文所说,基金的业绩排名只能说明其过往表现,并非预测,只是提高业绩优秀的可能性概率而已。在分析基金排名时,需要综合分析短期、中期和长期业绩,这种情况只针对存续期大于三年的基金,关注一个月、三个月、一年、两年和三年的各项业绩。通常来说,三个不同期限业绩均排行靠前的基金,往往后期业绩优秀的可能性更大。在此需要说明,货币基金本身属于长期投资型基金,因此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两年及以上的收益率排行。
3、善用“4433法则”选基金
在关注基金排名时,可采用“4433法则”:关注长期指标时,第一个“4”是指选择一年期业绩排名在同类产品前1/4的基金;第二个“4”代表选择两年、三年、五年以及自今年以来业绩排名在同类产品前1/4的基金;关注短期指标时,第一个“3”是指选择近6个月业绩排名在同类产品前1/3的基金;第二个“3”代表选择近3个月业绩排名在同类型产品前1/3的基金。一般地,长期排名靠后的个基往往在判断市场走势与风格上、行业配置与精选个股等能力上多显欠缺,或所属基金公司整体投研实力偏弱有很大关系,这类个基应慎投。
(责任编辑:康博)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