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乔新生:国企改革不是股市上涨原因

2015年01月05日 07:48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乔新生

  新闻媒体披露的一则消息,让投资者兴奋不已。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经过多次研究,将出台国有企业改革方案,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明确国有企业的运作模式以及发展方向。如果这则消息属实,中国上市公司的主力军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众所周知,当初之所以建立股票市场,就是为了帮助国有企业筹集资金。中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属于国有企业,影响中国股票市场指数的主要也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决定着中国股票市场的成败,国有企业的一举一动,必然会导致中国股票市场发生剧烈的波动。

  种种迹象表明,2014年末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不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方案出台所引发的。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步履维艰,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没有国务院批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财政部门不会轻易地公布国有企业改革方案。然而,风起于青萍之末,国有企业改革是迟早的事情,因此,不排除一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提前做好准备,加紧制造声势,为即将到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做好充分的准备。假如上市公司特别是一些从事证券交易服务的上市公司提前动手,那么,中国股票市场必然会发生剧烈的波动。所以,2014年终岁末的股票市场价格波动虽然和国有企业改革没有直接关系,但也不排除少数人得到了国有企业改革某些信息,或者提前了解改革的某项政策,从而在中国的股票市场翻云覆雨。

  国有企业是全民财富,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成为改革对象。究其原因就在于,国有企业人浮于事,经营效率低下,许多国有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少数人从中渔利,而国有企业改革并没有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中国成立投资银行,将包括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在内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包装到华尔街上市,事实证明,这样做既没有改善中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同时又没有提高国有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效益。除了放大中国国有企业资产规模,让海外的投资者中饱私囊之外,中国国有企业海外上市改革几乎是一场灾难。

  即将到来的国有企业改革能否避免重蹈覆辙,人们还需拭目以待。不管怎样,中国国有企业已经折腾不起。如果国有企业监管部门试图借助于股票市场,对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的证券化改革,以实施混合所有制为改革目标,以管理层收购为手段,让少数人从中获取暴利,那么,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会重新回到历史窠臼之中。

  中国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提醒人们树欲静而风不止。中国市场经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国的股票市场也不是规范化的股票市场。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要指望投资者通过公平交易解决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当然也不要指望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借助于资本市场改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处于悬空状态,而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则实实在在。如果国有企业的股权改革或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缺乏有效的监督,那么,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中国证监会调查结论尚未公布之前,人们不能随意揣测。但是,发生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告诫投资者,如果缺乏足够的内幕信息,那么,应当提高投资的风险意识。当然,如果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从事内幕交易,或者以股权收购的方式控制上市公司从事股票的交易活动,那么,依照我国现行的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证券监管机构已经启动调查程序,相信会有一些上市公司的负责人被追究法律责任。为了维护国有企业投资者的利益,国务院应当尽快出台国有企业改革方案。

  笔者的建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当制定专门的国有企业法。这部法律不仅规范国有企业的资产,同时还应当规范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明确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分配规则。如果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及其亲朋好友借助于股票市场从事内幕交易,或者在国有企业负责人任期内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出现异常的波动,那么,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应当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只有强化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加大国有企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才能防止中国的国有企业被少数人操纵,也才能防止中国的股票市场成为少数人非法获利的工具。建议中国证监会对列入调查名单的上市公司展开调查的同时,进一步深入追究这些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行为。如果国有上市公司涉嫌关联交易,那么,应当将国有企业负责人绳之以法。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责任编辑:韦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乔新生:国企改革不是股市上涨原因

2015-01-05 07:48 来源:国际金融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