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十年磨一剑 中韩经贸合作驶入快车道

2014年11月13日 07:44    来源: 国际商报    

  十年磨一剑。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期间,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意味着双方在敏感问题和敏感领域已经达成共识。根据谈判成果,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由此,中韩经贸合作驶入了合作博弈的快车道,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望提速。

  11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韩国总统朴槿惠举行会晤,共同宣布我国迄今为止对外商谈覆盖领域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区——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

  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研究人士表示,中韩自贸区谈判一旦结束,随着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举措的推出,中韩贸易和投资合作有望驶入快车道,双方将由竞争博弈迈入合作博弈时代,将加快以中韩为重心的区域价值链融合,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

  十年磨一剑

  “启动谈判至今,可谓十年磨一剑。”10月6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中韩自贸区第14轮谈判开始之时如此感慨道。

  中韩自贸区的建立是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200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会见韩国总理李海瓒,提出了要尽早启动中韩自贸区谈判;2006年11月,双方同意于2007年初启动中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可行性研究;2009年10月,中韩在北京签署《中韩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中韩自贸区建设;2012年5月,中韩双方在北京宣布,正式启动中韩自贸区谈判,此时正逢中韩建交20周年。从2012年5月双方启动第一轮自贸区谈判以来,谈判已经开展了14轮,终获实质性谈判结果。谈判为时30个月。“结束实质性谈判意味着双方在敏感问题和领域已经达成共识,自贸区的建立只待双方签署相关文件落实了。”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赵江林说。

  11月10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和韩国通商产业资源部部长尹相直,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结束中韩自贸区实质性谈判的会议纪要。根据纪要,两国将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余留技术问题的谈判,之后草签自贸协定文案,2015年年初由两国相关部门部长正式签署协定。

  中韩双边贸易额已由建交之初的50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2742亿美元,是建交之初的55倍。直接投资方面,今年1~5月,韩国对华投资在多国疲弱的情况下逆势上扬,增幅达87%。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进口来源国、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中韩双边贸易额超过了韩美、韩日、韩欧贸易额的总和。

  释放多重效应

  “双方将从竞争博弈转向合作博弈。”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中韩经贸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韩自贸区一旦建成,双边经贸的蛋糕将进一步做大,并且提升双方的经贸合作水平。

  根据谈判成果,在开放水平方面,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同时,双方承诺在协定签署后将以负面清单模式继续开展服务贸易谈判,并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谈判。中韩自贸区谈判实现了“利益大体平衡、全面、高水平”的目标。

  分析人士指出,直接而言,通过关税和非关税手段,可以推动中韩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密切双边经贸关系,推动贸易平衡,加快实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3000亿美元的目标,并且5年内贸易规模有望突破4000亿美元。

  此前有预测指出,中韩自贸区一旦建成,预计中国的GDP将增长1%~2%,韩国增长2%~3%。届时,中韩有望形成一个人口高达13.5亿、GDP高达11万亿美元的共同市场。“这不是纯粹的互通有无,或者比较优势。”白明表示,中韩通过要素的互补,通过产业链的准确对接,可以推动产业甚至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实现以中韩为重心的区域价值链融合,推动中韩经贸合作“升级换代”。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虽不意味着自贸区彻底建成,但将发挥示范或倒逼作用,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否推动日本加快推进与中国的自贸区谈判,关键在于日本领导层的认识以及能否积极抓住机会。”白明表示,在产业链上,日本和韩国产业链高度相似,拖得越久,机会就越少,谈判就越被动。

(责任编辑:邢晓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十年磨一剑 中韩经贸合作驶入快车道

2014-11-13 07:44 来源:国际商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