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批法规规章今起施行:失信上"黑榜" 逃税入"D级"

2014年10月01日 07:43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10月1日起,一批部门法规规章将正式施行。其中,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将同时启动信用管理制度,一个覆盖经济活动各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正在形成。

  失信企业经营活动将受限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将建立违法失信“黑名单”和行业禁入制度,大幅度提高企业违法失信成本,从而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

  条例规定,企业公示信息主要包括即时信息和年报信息两部分。对于公司股东股权转让信息、知识产权出质登记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信息,企业应自信息产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示;而对于能够反映企业上一年度的经营和存续状况的年报信息,企业应在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向工商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的年报,并向社会公示。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从业人数、资产总额、负债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纳税总额等信息,企业可自主选择是否公示。

  根据条例,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或公示信息隐瞒弄虚作假等情形,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中;连续3年被列入这一名录的,将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即“黑名单”。列入“黑名单”的企业,有关部门将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等工作中,予以限制或者禁入。此外,企业的不良信用记录也将对其申请贷款等造成影响。

  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定期曝光

  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和《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规定,对于达到一定涉案金额的偷税、逃税、骗税、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普通发票等违法案件信息,将通过新闻媒体、社会公告等形式予以曝光。

  据悉,两部条例是国家税务总局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建立税收守信激励机制和税收违法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在对严重税收违法行为采取惩戒失信措施的同时,实现对诚信纳税者的守信激励,从而维护社会公平。

  根据办法,纳税信用管理包括纳税信用信息的采集、评价、确定、发布和应用等,税务机关将根据多种指标评定纳税人的信用级別。纳税信用按百分制分为A、B、C、D四级,逃避缴纳税款、拒绝税务稽查等10种行为将直接判为D级。

  办法指出,税务机关将对公布的涉税案件当事人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如评定为D级,将采取限制出境、任职限制等措施;同时,税务机关还将把违法当事人有关信息向银行、工商等部门通报,供融资授信、行政审批等参考使用,使违法当事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医疗器械将实现监管全覆盖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修订的《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10月1日起施行。

  据悉,这五部规章覆盖了医疗器械领域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突出企业责任,强化研制、生产、经营等环节的监管,是对今年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全面细化。

  (据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白阳)

(责任编辑:蒋诗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一批法规规章今起施行:失信上"黑榜" 逃税入"D级"

2014-10-01 07:4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10月1日起,一批部门法规规章将正式施行。其中,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将同时启动信用管理制度,一个覆盖经济活动各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正在形成。

  失信企业经营活动将受限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将建立违法失信“黑名单”和行业禁入制度,大幅度提高企业违法失信成本,从而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

  条例规定,企业公示信息主要包括即时信息和年报信息两部分。对于公司股东股权转让信息、知识产权出质登记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信息,企业应自信息产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示;而对于能够反映企业上一年度的经营和存续状况的年报信息,企业应在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向工商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的年报,并向社会公示。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从业人数、资产总额、负债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纳税总额等信息,企业可自主选择是否公示。

  根据条例,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或公示信息隐瞒弄虚作假等情形,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中;连续3年被列入这一名录的,将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即“黑名单”。列入“黑名单”的企业,有关部门将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等工作中,予以限制或者禁入。此外,企业的不良信用记录也将对其申请贷款等造成影响。

  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定期曝光

  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和《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规定,对于达到一定涉案金额的偷税、逃税、骗税、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普通发票等违法案件信息,将通过新闻媒体、社会公告等形式予以曝光。

  据悉,两部条例是国家税务总局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建立税收守信激励机制和税收违法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在对严重税收违法行为采取惩戒失信措施的同时,实现对诚信纳税者的守信激励,从而维护社会公平。

  根据办法,纳税信用管理包括纳税信用信息的采集、评价、确定、发布和应用等,税务机关将根据多种指标评定纳税人的信用级別。纳税信用按百分制分为A、B、C、D四级,逃避缴纳税款、拒绝税务稽查等10种行为将直接判为D级。

  办法指出,税务机关将对公布的涉税案件当事人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如评定为D级,将采取限制出境、任职限制等措施;同时,税务机关还将把违法当事人有关信息向银行、工商等部门通报,供融资授信、行政审批等参考使用,使违法当事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医疗器械将实现监管全覆盖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修订的《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10月1日起施行。

  据悉,这五部规章覆盖了医疗器械领域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突出企业责任,强化研制、生产、经营等环节的监管,是对今年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全面细化。

  (据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白阳)

(责任编辑:蒋诗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