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需求年增长率逾20% 顺丰推“冷运”品牌争夺市场
昨日(9月25日),向来低调的顺丰,召开了公司成立21年来的第一次规模较大新闻发布会,对外推荐顺丰的新品牌——“顺丰冷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了解到,到2014年底,顺丰将建成启用包括北上广深等地总计10座近6万平方米的B2C冷库,成为我国拥有最多B2C冷库的企业之一。同时,今年底前完成规划9条冷运干线。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冷链行业经过近两年的爆发式增长,正在从资金投入走向业务落地。顺丰冷运的参与,将起到极大的规模效应与引领作用。
采用“一段式”全程冷链
对于冷链“蓝海”的“觊觎”,顺丰由来已久。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2012年5月,顺丰优选上线销售生鲜食品之始,顺丰速运就已经低调开始冷链物流的布局;2013年9月开通华东仓、华南仓后,顺丰优选的物流配送由顺丰速运全线承接,自此开始更大规模的市场研究与开发。
2013年12月,顺丰正式成立食品供应链事业部,至今年9月,集冷运存储和中转功能于一身的上海和厦门冷库正式启动。
据了解,国内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二段式”半程冷链(干线运输+落地配,依托城市间干线冷链运输,以城市冷库为节点,配合 “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配完成宅配),而顺丰冷运主要采用“一段式”全程冷链。
据顺丰相关人士介绍,“二段式冷链宅配”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快速复制,但不足在于,从落地配的角度看,落地配如缺乏资金,便无法更替专业的冷链设备。生鲜商品具有高度非标准化、质量动态变化、产品多样性等特点,订单量没有形成规模化时成本控制较难。一件商品的运输途经几家物流承运商,这对上下游的信息对接以及承运商之间的信息对接都提出了严格要求。
冷运市场竞争逐步升级
此外,为业内所关注的是,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左右,而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综合冷链流通率已超过九成,发展具有很大空间。
昨日,顺丰速运食品供应链事业部总裁吴国立指出,在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只有5%、15%和23%,而欧美国家的这一数值已经分别达到了95%、100%和95%;同时,在我国这三类物品的流通损腐率也很高,分别为25%、12%和15%,欧美国家可以全部控制在5%左右。
“如果我们的果蔬流通损腐率能够像欧美国家一样降低到5%,每年减少的损失可高达1000亿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副书记余平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余平透露的一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的果蔬冷链需求已经达到9200万吨,并且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其中上海的增长率更是高达30%以上。这也是包括顺丰在内的冷链物流企业,首先选择布局华东地区的原因。受高速增长的冷链需求刺激,2013年全国冷链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了1000亿元。“冷链物流作为高端物流业态,前景十分广阔,高附加值的背后包含着高回报。”
正因为如此,国内冷链市场竞争也在暗流涌动。澳柯玛9月18日晚间发公告称,拟独家出资6000万元设立河南澳柯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向食品、医药等有冷冻冷藏需求的客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据了解,阿里巴巴目前主要利用菜鸟网络平台整合社会物流资源,为天猫客户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虽然目前采取的运输方式仍主要是“二段式”半冷链配送,但部分已经实现全程冷链。同时,还有一些综合型电商,70%的冷链订单是通过自建配送完成。
(责任编辑: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