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定力牛市” 为何这样走来
一首歌叫《死了都要爱》,中国股市却是“牛来了也不信”。
对于今年下半年启动的上涨行情,人们的态度由怀疑到逐步接受,发生了不小的转变;在上证指数成功越过2300点后,大家对股市走牛的认同感明显增强。那么,这一轮行情能走到何时何地?到底是不是牛市,会不会半路夭折呢?
从7月21日到9月12日,上证指数上涨13.5%,深证成指上涨11.9%,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该调整了,也有的认为“头部形成了”。尽管按照技术分析的原理,这种分析有道理,但是,由此判定股市已无上涨空间,还为时过早。如果仅靠技术分析就能够判断牛熊,那么,股市的魅力就减去了一大半。笔者认为,看清中国股市下一步的趋势,务须深入研究基本面的深刻变化,真正找到、找全股市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
笔者在7月29日提出中国股市已处于“牛市的发轫阶段”(7月2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时间”),是基于2012年11月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巨大而迅速的改变。这些变化主要是:
一、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果断推出了大力度的举措,特别是涉及公共事务的改革(政府自身改革、外交、财税、户籍、计划生育、司法、央企、考试、互联网管理),在是非问题上正本清源、态度鲜明,在利益划分和再分配上还利于民,激发各社会主体的积极性。
二、雷霆反腐令改革环境大变,提振了社会风气,弘扬了正能量;近期展开的新闻媒体反腐进一步厘清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是提振社会风气的必要一环。
三、全面改革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定力”:既坚定地革除现状中不好的部分,又坚定地巩固发展现状中好的东西;既满怀对中国方式、中国道路的自信,又矢志不渝推动“为了更好”的变革。这与过去一个时期虽然经济增速很高,但是中国道路自信很低,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四、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中央明确提出“新常态”理论,为解决思想混乱、凝心聚力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支点。
笔者认为,基于上述居高虑远、抓铁有痕的深刻改变,虽然我国经济增长减速了,但我国发展活力并不会减,在“中速时代”依然可以保持自我求变、自我生长、持续增长的状态。
笔者历来认为,股市既是经济数据的晴雨表,又是改革的晴雨表;只有两者叠加成功,股市才可称之为股市。如此,牛市也才能真正焕发魅力。现在,有专家针对这一轮上涨提出“有质量的牛市”、“真实的牛市”等等,这体现了对中国以往牛市行情的不信任甚至鄙夷。其实,牛市就是牛市,任何牛市都是既有真货也有泡沫的。如果说一国的股市当不成“晴雨表”,随时被人指指点点,那么,即使该股市走牛了,也还会被人指指点点。不是吗?
所以,笔者对此轮牛市的定义是“最有定力的牛市”,其中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不怕泡沫出现。如果政权有定力、经济有定力、投资者有定力,泡沫不可能直上云霄,牛市按照正常规律演化的可能性就大增。
此轮牛市,是在“无人相信”的气氛中发轫的,是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发展的,是在“流动性紧缺”的议论中上涨的,经历了“是试探还是真牛”的争论,目前已到了“多数人认同”的地步。笔者认为,这轮牛市之所以这样走来,一个最基本的理由就是:尽管中国股市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它的确有不可取代的“先验性”;它早已把中国人在多个方面的严重不自信充分地反馈在行情进程里了。
在笔者看来,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的中国股市,经历了三种“痛”,这些都是我国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的纠结和困惑在股市上的反映:
一是“土豪之痛”——股改前后,鉴于人民币升值和金融改革、国企改革的利好,中国经济大幅度增长,总量朝着世界第二迈进,于是,股市给出正面反应。但舆论也出现浮躁,一些人对经济形势给出了过高估计,反映到股市上,就是无人敢说跌,市盈率变为市梦率,上证指数一路疯狂到6124点。一种极为“土豪”的说法是,中国股市将引领全球!
二是“失魂之痛”——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安排,以及公民参与国家治理的制度设计,究竟怎样才能与发达国家比肩,一直困扰着中国人;强烈不自信导致了盲目崇美思想的泛滥,这在股市当中尤为突出。既然中国股市要处处和美国对比,对策上就会自乱阵脚,价值判断上也会无魂无魄。
三是“变轨之痛”——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之后,无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制度,还是政府、市场、企业、个人的关系,都需要在原来基础上有所改变,但又不能简单否定自己和照搬他人。这个“变轨”既是改革,也是发展和升级,遭遇的阵痛可想而知。
中国股市是整个中国社会“三痛”的先尝者,所以它纠结、反复,难以提振;而既然解决“三痛”的方案已经有了,股市走牛自在情理之中。笔者认为,在“新常态”理论逐步被接受的同时,这轮牛市的基础已经夯实了。
(责任编辑:向婷)